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巴巴的“侠气”与“帮规”

(2007-06-26 22:08:54)
阿里巴巴的“侠气”与“帮规”    “外界看我们,是阿里巴巴网站,是淘宝,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价值观。”——马云2007年年会发言

 

 

阿里巴巴的“侠气”与“帮规”

 


    在阿里巴巴众多的精彩故事中,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公司的传奇式成长轨迹,以及掌门人马云独特的个人魅力,足以满足外界的所有好奇与胃口,他们完全可以不去理会文化、价值类似的“虚幻与贫乏”。而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却不可以不去理会。
    实际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直以来都是马云戮力倾注的核心工作,这一方面工作的有效作为,也正是阿里巴巴保持快速稳健发展的关键原因。
    不仅是现在,而且还有未来。

 

    突围“大企业病”

 

    从几十人到7000人,不断分蘖的阿里家庭正在快速扩张。2006年的最后三个月,一向“低调”的阿里巴巴引人注目地“做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变动”,母公司转型为控股集团,原有的事业部分别独立成为5个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和阿里软件。
  这被称为“达摩五指”架构的“大个头”之上,阿里巴巴未来十年、十五年,甚至更久远的发展方向已清晰可见:以电子商务为圆心,以各种业务之间为互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据马云在内部透露的信息,未来一两年内,阿里系子公司还将增至7家,成就互相呼应的“北斗七星阵”。
    如何保障这一宏大工程的稳健推进?多元化运作势必带来管理、人员供给、运营等多方面的压力,而快速出击更要求“内力”之深厚。
    据阿里巴巴某人士透露,这几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某些大企业病灶已经逐渐出现,员工大会上开始有人“开小差”,官僚主义、傲慢情绪等现象开始浮现,这些都让马云感到忧虑。他希望能够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及时抑制住这个趋势。
    几个月前,马云在给员工的邮件中,再次申明了不搞办公室政治和官僚主义等问题的重要性。而一部完整总结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和战略框架、决定阿里巴巴未来百年走势的《基本法》也在中高层集体酝酿之中。

 

    阿里巴巴的“侠气”

 

    事实上,阿里巴巴和睿智的马云,从来都不曾停止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建设上的用心。
    “对阿里巴巴来讲,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今天银行利息是2个百分点,如果把这个钱投在员工身上,让他们得到培训,那么对员工创造的财富远远不止2个百分点。我们去年在广告上没有花钱,但在培训上花了几百万。我们觉得这是最大的回报。”马云说。
    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这一“最大财富”的价值,阿里巴巴的“锄头”运用得零碎且执着。
    从形式到内容,在以“侠客文化”为特点的氛围中,阿里巴巴有一种学校才有的轻松氛围,这又以人均年龄26岁的淘宝网最为独特。所有员工都自冠有“郭靖”、“乔峰”“一刀”等金庸系小说人物的名号,谓之“花名”,如外企的“英文名”互称一样,在淘宝,往往“只知‘花名’,不知真谓”。
    比如,在论坛里面偶尔出没指点的“风清扬”正是马云;而在任何场合,你大可以“肆无忌惮”地称呼淘宝掌门孙彤宇为“财神”,而不是“孙总”,或者其英文名Tolo。不光称谓,这种“侠气”几乎蔓延到了公司的日常运营中。

    平时开会、会客的地方不是会议室、接待室,而是“光明顶”、“桃花岛”。
    淘宝周年庆活动不是“年会”,而是“武林大会”。每逢盛会,所有员工都不再以部门为团队活动,而是根据自己的花名加入不同帮派,争夺“天下第一帮”称号。在帮派里,更是完全打乱了原来的层级关系,让所有的“店小二”忘记自己是领导还是属下,平时的基层员工经常一跃成为帮主、副帮主,统领原来的上司。
    再比如“十派”,其实就是十个自发组织的兴趣活动小组,公司会出一部分的赞助经费,不管你想打乒乓球还是羽毛球,都可以找各自的“派”头儿联系。
    此外,每年一度,来自五湖四海的客户赶赴杭州参加的网商大会,更像是英雄聚会;“华山论剑”对许多用户来说,都留下来特别亲切的体验;而互联网业界的尖峰对话,则几乎成了“西湖论剑”的同义词。
    在企业内部,马云经常会笑容可掬地走到某位员工身旁,拍着他的肩膀倾听其工作中的难题,这在阿里巴巴的管理理念中叫“闻味道”。这一沟通方式,既不会让下属感觉很唐突,又能让管理者及时了解他工作的状态。
    还有“裸奔”。当一个项目按期或超额完成,为了向员工表示庆祝,该项目的负责人会只穿一条短裤钻桌子、在公司楼内跑上一圈,甚至被大家拉着,“裸体”发放喜糖,敲锣打鼓游行。如此等等,马云给这个不断加速的企业注入了充沛的活力,而此中弥漫的企业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也更是这个年轻企业的力量源泉。
 
    马云的“六字真言”

 

    在尊重多样和包容的同时,在公司扩张过程的文化整合上,马云更加重视集团统一价值观的建设,甚至将其写入了企业“法规”中。
    在阿里巴巴,其企业价值观被具化为一个金字塔形,

“诚信”、“激情”和“敬业”是员工首先要具备的素质;而“团队合作”、“拥抱变化”则位于第二层基石,最终达到“客户第一”。这一表述,更加被熟知的表述是“六字真言”,也是阿里巴巴绝对不可违背的“帮规”。
    公司不仅在录用员工的时候,遵照这个标准,而且在每个季度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时候,价值观绩效也占到50%,与个人业绩重要性同等。从2007年开始,这一标准由总监以下级别,进一步扩展到包括总监、副总裁级别的所有员工中。
    每一位新员工在进入阿里巴巴后,会首先接受一系列由人事部门提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培训,然后将这一认同贯彻到所有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中。
    正是基于对这一“六字真言”的普遍认同,阿里巴巴的18位创始人没有一个离开公司。这在所有创业型公司中,应该说,非常少见。
    也同样基于这一价值观的驱动,每一个阿里人和产品都成了天然的“布道者”,外向企业客户到用户渗透和传递,用户在增进体验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融入这一价值体系。
    比如,诚信通、支付宝等传递出的崭新的商业价值观,就已经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阿里用户自律自守的“行业规范”。在统一价值观这一“虚幻”因素之外,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还通过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归属感。
    为了激励老员工,在阿里巴巴工作满五年的“老阿里被”称作“五年陈”,并会被赠与一枚白金戒指;在支付宝公司大堂两侧墙壁上,工作刚满一年的员工留下“星光大道”式的手印,成为公司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尽管阿里巴巴的工资只能排在行业中等,但隐性的福利比较多,尤其是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比如,在支付宝,公司会定期请外面的专业讲师为其培训有关银行结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阿里巴巴,针对M1~M10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也分门别类地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