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碁深陷渠道泥潭,其胜算究竟几何?

(2006-05-10 23:14:46)
分类: IT业界

宏碁“质量门”事件调查之二:

 

宏碁深陷渠道泥潭

其胜算究竟几何?

 

 2003年到2006年,是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最快的几年。据CCID的报告,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3.3%40.0%37.6%,平均增长率在40%左右,市场规模也从110万台左右增长到了300万台左右,远较全球笔记本市场增长率和中国台式机市场增长率为高。

 20061季度,据IDCGartner最新公布的数据,全球PC市场较2005年同期销量增长13%;而笔记本出货量大增成为带动全球PC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国笔记本市场仍在继续高速增长。

 如果我们对这几年的中国笔记本市场进行简单分析的话,会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这几年的高速增长中,台系笔记本厂商成为市场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广达、仁宝、纬创等代工厂商自不必说,就是华硕、明基等自有品牌厂商,其总销量也获得了巨大增长。

 早在1998年,华硕就推出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自2003年推出屏幕有亮点包换的“零点行动”后,其实际销量便爆炸式的增长,成长却非常迅猛。2005年,华硕成为了大陆市场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总销量达到23万台,实际增长率达到77.5%。华硕的成功缘于其技术实力和过硬品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确实在诸多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

 明基直到2002年才进军笔记本市场,目前已跻身大陆市场前十名,2005年销量达到了10万台左右。虽然单以市场份额和销量而言,明基尚不能算取得多大成功(主要受制于产品线太短),但其在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上积累了足够的势能,使其未来具备了一飞冲天的可能。明基在2003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宽屏电脑,2006年又发布了两款笔记本数字电视,都显示了其在产品设计和市场判断上的领先性。

 与华硕和明基的成功相比,同属台系品牌的宏碁,其走势可谓充满艰辛。宏基进入大陆PC市场的时间很早,甚至早于国内大多数PC品牌如同方、TCL、神舟等,但在销量上,宏碁从未进入过前五名。2003年后笔记本更在十名左右徘徊。2005年,宏碁在大陆市场全年的笔记本电脑销量仍只有十万台左右。可以说,如果不是宏碁在2006年第1季度的突然发力,宏碁将注定成为大陆市场的失意者。

 宏碁的公司架构和渠道政策也是变乱不已。2003年,宏碁用分公司替代了之前存在数年的地区总代理制,并且一口气在全国建了数十家分公司,员工人数也不断膨胀。但此举不但没有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反而使成本不断上升,市场更加混乱。2005年,宏碁又开始实行全国总代理制,选择英迈和神州数码为全国总代,并全面裁撤分公司。宏碁的失意,在某种程度上被很多人当成了水土不服的一个明证。

 宏碁新的渠道策略并没有马上带来销量的增长,真正使宏碁笔记本销量大增的原因,是其自2005年底开始祭出的低价利器。2005年底众多消费者发现,宏碁笔记本价格真正做到了“本土价位”,其产品价格开始全面低于联想,并慢慢贴近方正、TCL等品牌,部分机型甚至堪与“低价杀手”神舟一拼。据说,此举也使宏碁在2006年一季度销量彻底翻身,首次达到了12万台(据宏基自己透露的数字)。宏碁甚至估计其市场排名可能已提升到了第四位。

 不过,在宏碁内部一片乐观和庆功声中,作为旁观者,我们却很难对宏碁的未来下一个乐观的判断。首先,宏碁在放弃了制造以后,其在产品品质和研发上的控制力逐步减弱,现在已很难看到宏碁发布什么有创新性的产品。其次,宏碁目前的低价是依赖其国际品牌的势能积累,但当消费者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明白宏碁的低价是伴随其实际品质的下降的时候,宏碁的低价就很难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宏碁如果想摆脱失意大陆的阴影,并在大陆市场继续长远、健康的发展,其胜算几率可想而知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后一篇:今夜无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