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钱”规则
标签:
北京知名律师法律讲堂杂谈 |
接班一直是家族企业的瓶颈,波士顿家族企业研究协会的数据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30%的家族企业能够成功传到第二代,10%能够传到第三代,能够传到第四代的仅剩3%。作为一种古老的组织形式,家族企业由来已久,至今源源不断,因接班问题导致的企业衰亡、发展或壮大经久不绝,衍生多种企业形态。正如这一领域的专家、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WilliamO'Hara所说:“在跨国企业之前,已先有家族企业,在工业革命之前,也已先有家族企业,至于在希腊罗马帝国的启蒙前,也同样是先有家族企业的。”那么,家族企业接班都有哪些模式呢?
一、发扬光大型:
儿辈传承父辈的思想,沿着父辈设计的正确道路,将企业理念传承下去,把企业带入新的发展境界。例如方太集团,父子两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儿子把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
二、升级换代型:
儿辈在父辈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企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开启企业发展的新纪元。比较典型的是横店集团的徐文荣和徐永安。徐永安上任后认为横店落后了,保留了电视电器、医药化工、影视娱乐,把其他很多产业全部卖了,横店集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优势互补型:
儿辈从事的是新兴产业,父辈从事的是传统产业。儿辈做投资,父辈做实业,儿辈做乘法,父辈做加法。典型的是万向集团。鲁冠球做实业,儿子做投资,鲁伟鼎资本市场做得非常好。这样的情况还有李嘉诚和李泽楷,李嘉诚做传统产业,李泽楷做新兴产业。
四、另辟蹊径型:
父辈做原有产业,儿子另起炉灶,产业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但父辈为儿辈提供支撑。
五、群星璀璨型:
儿辈分而治之,进而将企业分拆为几个大企业集团,有和睦相处的,也有反目成仇的。
六、改弦更张型:
余婧律师团队服务热线:010--5129997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