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我对“内需金计划”的看法

标签:
杂谈 |
打款网友称此举荒唐;律师称其行为类似“网络乞讨”
2009年2月6日
■ “你存钱,我拉动内需”追踪
本报讯
为存一块钱 跑了几站地
“郁闷昊”发帖提出,网友为他的账户存入1元钱,他来积蓄“内需金”拉动消费,在今年8月前,他将购买一辆10万元以上的国产车或者由国内开发商开发的房产来拉动内需。
有网友跟帖说,到银行打入几块钱实在太费劲了,一个网友为“郁闷昊”存1块钱跑了几站地,希望“郁闷昊”能够简化汇款环节。昨天,“郁闷昊”开通一个支付宝账号,并将这个账号绑定在内需金卡号上。截至昨晚21时,“内需金计划”帖子点击率已超过5万次。而他的个人账户内已收到网友打入的100余元。
“看看到底能有多少钱”
王栎哲是第一个给“郁闷昊”打款的网友,2月3日,他通过网上银行往“郁闷昊”公布的账户中打入8元钱。二人此前认识,王栎哲也是“百元周计划”的拥护者。他说,2月3日,他在网上看到“内需金”的帖子。“管别人要钱买车买房,还打着拉动内需的旗号,这未免太荒唐了。”王栎哲说,他第一反应就是“郁闷昊”的想法不符合逻辑,做得有点过了。“我给他打款,就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给王昊打钱。”
但也有网友对“郁闷昊”的行为表示支持,并称给“郁闷昊”打了款。
“干吗不卖自己房子拉动内需”
多数网友对王昊的行为表示不解
■
“用大家的钱,给他买车。”多数网友对王昊的行为表示不解。对此,有网友调侃“你干吗不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北京一处房子起码卖100万,为全国人民正儿八经的拉动内需。”还有网友提议他到四川买房子,顺便献爱心。也有人表示难以理解,“这人咋想的,难道用我们大家的钱,给他买辆车?”
对于网友的关注和质疑,“郁闷昊”显得信心十足。他说,最后存多少钱不重要,他预计不会有多少人给他存钱。但如果真有大量资金涌入,他给自己定出的上限是3万元。
“买车买房的钱主要还是由我自己来掏。”王昊说,现在每天他都会在网站上更新打款金额,如果网友不信任,必要时他会把打款明细账单公布出来。
针对王昊的内需金计划,律师认为其行为:
“不违法,也不值得提倡”
■
“这种临时性的设立个人账户组织发起的募捐行为,缺乏有效的账务审计监督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演变为借募捐行骗等行为。”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婧对王昊的的行为发表了看法。
余婧说,目前的法规中并没有条款对个人募捐有禁止性的规定。网友自愿给王昊打款,在法律上是一种赠与的行为。王昊的做法并不违法,但也不值得提倡。如果此举能获得帮助,无疑是在助长不劳而获的风气。
余婧介绍,“内需金计划”与时下网络上的行乞帖子类似。其行为的真实动机也是真假难辨。
余婧认为,时下网络乞讨盛行,与滞后的法律条款难以约束虚拟的网络世界有很大关系。她建议相关部门尽早将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细化,进一步健全网络监管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