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高效课堂专项课题
(2014-11-12 15:33:46)|
编号 |
|
唐山市高效课堂专项课题
申请·评审书
所 属 学 科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唐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6月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课题《评审书》各项内容。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唐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唐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填
一、填写《评审书》前,须认真阅读《唐山市教育局关于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指导意见》,准确领会文件精神和要求,规范填写。
三、封面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各需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代替。
四、本《评审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五、如有其他不明事项,可咨询唐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地址:唐山市西山道15号308室
联系电话:(0315)2842339。
一、数据表
|
课题名称 (30字以内,含标点) |
生成性资源对构建高校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
|||||||
|
主题词(5个以内) |
生成性资源 |
|||||||
|
预期最终成果 |
研究 报告 |
论文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5 |
||||
|
负责人姓名 |
齐跃 |
职称 |
中学一级 |
出生日期 |
1975,9,10 |
|||
|
工作单位 |
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庄子初级中学 |
行政职务 |
|
研究专长 |
数学教学教研 |
|||
|
通讯地址 |
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庄子初级中学 |
电子信箱 |
Qiyue42776@sina.com |
|||||
|
联系电话 |
办公电话: |
|||||||
二、课题研究主要参加人员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职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 |
|
齐跃 |
1975,9 |
中学一级 |
数学 教学 |
本科 |
|
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庄子初级中学 |
|
才文 |
1972,10 |
中学高级 |
数学 教学 |
本科 |
|
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庄子初级中学 |
|
赵建梅 |
1968, 11 |
中学一级 |
数学 教学 |
本科 |
|
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庄子初级中学 |
|
高秀 |
1960,3 |
中学高级 |
数学 教学 |
专科 |
|
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庄子初级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
成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
|
让学生的创新之花绽放的更鲜艳 |
齐跃 |
论文 |
考试 |
2010年7月 |
|
|
浅谈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充满活力 |
齐跃 |
论文 |
考试 |
2012年7月 |
|
|
数学考试得高分的秘诀 |
才文 |
论文 |
中学生数理化 |
2011年7月 |
|
|
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初探 |
才文 |
论文 |
唐山教育 |
2012年3月 |
|
|
引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
赵建梅 |
论文 |
考试 |
2010年9月 |
|
|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
赵建梅 |
论文 |
考试 |
2013年1月 |
|
四、预期研究成果
|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6 项 以 内) |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承 担 人 |
|
1 |
2013, 9至2015, 6 |
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弹性预设与精彩生成之间的关系 |
阶段性研究报告 |
齐跃 |
|
2 |
2013, 9至2015, 6 |
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论文 |
赵建梅 |
|
3 |
2013, 9至2015, 6 |
把握课堂生成资源,激活学生主体发展 |
论文 |
才文 |
|
4 |
2013, 9至2015, 6 |
把握生成机遇,实施有效引领 |
论文 |
高秀 |
|
5 |
2013, 9至2015, 6 |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
论文 |
齐跃 |
|
6 |
|
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论文 |
赵建梅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2 项,须含研究报告 )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1 |
2015,6 |
巧用生成性资源,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
研究报告 |
齐跃 |
|
2 |
2015,6 |
不拘一格育“高效” |
论文 |
赵建梅 |
五、经费
|
经 费 计 划 |
所需经费数额(单位:千元): 计划经费开支科目: 1. 2. |
|
单 位 意 见 |
负责人所在单位明确说明筹资渠道和保障措施(必须填写) 我单位专列教科研经费,以保障教研员在课题申请、启动、研究、推广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单位将从资金上大力支持“构建智慧型初中数学课堂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
|
六、课题设计论证
|
1、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2、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3、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4、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以内)等条件。 (请按以上四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以内) |
|
课题的界定: 2.生成资源:在师生双向互动,呈现高度开放的课堂上,各种类型的信息得到了交流,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充分地思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使得课堂上常常出现不同的声音,经常发生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这一切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 3.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建设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 课堂教学中有效调控“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将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数学素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并引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品质的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课堂教学拓展新的思路,为进一步落实课改精神,提供关于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更多、更具操作性的案例和经验成果。 在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我们还将进行适当理论抽象概括,在一定的层次上拓展或深化对生成资源对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理论的认识,并为其提供新的素材和新认识视角。 (二)应用价值 冀教版教材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与构建高效课堂基本思想相吻合。因此我们提出的“生成性资源对构建高校课堂的有效性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美好的研究前景,这项研究对发展学生的智慧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智慧型人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丰富素质教育的经验,开拓素质教育思路,深化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价值。 (三)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生成性资源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话题。根据文献资料,最早涉及生成的文章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该文提出了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另外湖北的吴刚平教授主编的《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前言和第五章也论述了教师在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作用,列举课堂教学实例,深入探讨了教师怎样才能激活、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性资源。还有河北的郑金洲主编的《生成教学》对生成教学的内涵、实施、基本策略以及生成教学中的教师和生成教学中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但是关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从总体上看,主要停留在浅层次实践论述,在理论上深入而系统地探讨比较少,缺少更高的理论建树和极具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时代性:时代呼唤广大一线教师,开发并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对教育真谛的积极追求,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前瞻性:本课题在借鉴了一些先进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力辟新径,寻找新的生长点;研究的清晰度较高,目的明确,内容紧贴教学实际,研究方法较为得当,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实践性: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旨在探索实施高效课堂的新途径和方法,构建一种以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和水平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4.人文性:在生成性资源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回到心理常态,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砥砺智慧的乐园。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一)研究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面对和调控“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认识到学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及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发展的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与反省意识与能力,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1.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弹性预设与精彩生成之间的关系。 2.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把握课堂生成资源,激活学生主体发展。 4.把握生成机遇,实施有效引领。 (三)研究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1.研究视角 针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获得知识与培养数学素养之间、追求考试成绩与课堂教学改革之间、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矛盾,寻找解决的途径,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创生无穷的智慧。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3.研究阶段 (1)启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搜集理论资料,完成方案制订、申报和论证,确定课题成员的分工,设立子课题。 (2)研究阶段(2013年12月~2015年6月)重点探索高效课堂的操作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沙龙,中期成果交流,撰写有关课题阶段性报告,进行理论概括和提升,做好结题准备。 (3)结题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全面总结研究,撰写有关课题研究报告,出版论文、案例汇编,申请结题验收。 三、研究基础: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 《让学生的创新之花绽放的更鲜艳》、《浅谈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充满活力》、《引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考试》上;2013年1月,撰写的论文《尝试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全省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2013年6月撰写的《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荣获唐山市德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7月,撰写的《智慧型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的策略》在县获一等奖。 (二)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 1.课题负责人为中学一线数学教师,曾参与研究国家级课题“全国第三轮中学JIP实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教案、调查报告、论文荣获过省、市级奖励,且已结题;参与研究省级课题“构建智慧型初中数学课堂策略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教案、论文荣获过市县级奖励,且已结题;是县局《教与学整合训练》主编、《教与学整合设计》初稿设计者。 2.课题组成员全部参与过国家级课题“全国第三轮中学JIP实验研究”, 全部是县局《教与学整合训练》、《教与学整合设计》的编者。 (三)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全国第三轮中学JIP实验研究》和《构建智慧型初中数学课堂策略的研究》的教研成果,在全市推广,并收到很大成效。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一)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课题组成员有六人组成,包括县初中数学教研员、教导主任和数学教研组长、县数学骨干教师,既有上级教研部门的主抓领导,也有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便于在不同层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38岁,全部是数学本科学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全部参加过课题研究工作和“教与学整合设计”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实力。 (二)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以内)等条件 1.研究时间:批准之日起——2015年9月 2.经费:经费充足。 3.设备保障:现有多媒体网络系统、为此项课题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4.主要参考文献: [1] [2] 胡庆芳:预设与生成:校本教研应有的视角 [3] [4] |
|
|
|
|
七、推荐人意见(提示:按规定要求书写;不可只签字不写推荐意见)
|
|
|
课题负责人为县初中数学教研员,理论素养深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课题参加人员均为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教研的能力,全部参与过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具备完成本课题的时间和精力,能够顺利完成预期成果。 第一推荐人签字 |
|
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是数学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本课题组成员已于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部分成员参与多本专著的编写。研究时间充足、研究力量雄厚,资料设备齐全、可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结项。
第二推荐人签字 |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研究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日常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
本单位完全了解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
九、唐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意见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