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的高考发生在2002年的那个夏天。在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地支一轮的年份之后,终于迎来了高考。
早在考试前大家就身经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模拟考,有省考,市考,县考,校考,随着统一考试的范围越来越小,但频率却越来越高,直到同学们可以把高考当小考来考的时候,终于发出这样呐喊:让高考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时,老师们以胜利预言家的口吻,归纳:海燕终于练成了!
考试前的模拟考,每次的成绩老师们都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成为各班班主任在厕所偶遇或喝酒时的谈资。在各班成绩之间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后,有的老师沾沾自喜,有的老师垂头丧气。前者像只刚打完鸣的公鸡趾高气扬的回到教室里,在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之后,又提出了几个“但是”,分析了不足,说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坚持笑到最后;戒骄戒躁这类的话,然后让学生拿出试卷来看最后的那道压轴题;后者班上成绩被隔壁比下去的那位老师,回到教室后,首先提出了批评,分析了这次考试成绩差的相关性因素,或是学风差,或是周末没补课,表态要整顿,调查出了某某和某某在恋爱,什么人没来上自习,缺课的同学,还有上课看小说的人。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道:现在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大家都到恋爱年龄,但还没达到优生优育的年纪,然后以一个受伤的过来人身份告诉大家,一般初恋成功率不是很高。后来他才得知,恋爱那几对已经不是初恋了。对于缺课和没来上自习的同学,近期沉迷于麻将,常在校外跟小卖部的老板和老板娘码长城,老师说,会娱乐不要紧,但不要时间和金钱都搭进去了,考完试我和你们打通宵。对看小说的人,说是时间紧,大家还是把课本当课外书来看吧!言情看多了会让人头脑简单,武侠看多了会让人四肢发达。
第二次模拟考后,两个老师又在厕所相遇了,蹲的是相邻的两个坑,在比较两个班的成绩后,先前沾沾自喜的老师郁闷了,另外一个老师终于重见天日了,最后在两人各自抽了一根红塔山后,擦了屁股,回到教室,两人对调了身份,又开始作出上一段描述的对各自班上的整顿。
M和同学们就是在这种一轮轮“考试—整顿—考试—整顿”循环下熬到了高考。细想那段日子,大家都很忙,忙得似乎都忘记自己已经发育了,但为了高考大计,没时间谈风月之事,或是由于每晚老师们遍布于学校每个暗角处,让恋爱中的男女少了几处“月明时分,池塘边,柳树下”的作案场所,所以恋爱之风得到有效的遏止。也有几个对懂得享受生活的同学,一起看书一起恋爱,一副夫妻共同打拼的架势,可他们离夫妻生活最近的就是,一起去食堂打饭吃饭,相互喂食。可想而知,当时的恋爱是那么的晶莹剔透。老师说,现在紧张点没关系,时间不多了,等高考后进入大学,生活就跟现在不同了,学习很轻松,每天早上可以九点多起,午睡到下午三点多起,戏称九三学社。大家望梅止渴,越发神勇,每天晚自习关灯后还挑灯夜读,颇有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势头,准备蓄势待发。大家都说现在的睡眠可以在大学里补回来。结果,一年后M在大学里,睡眠充足,每逢周末都是以一天三班倒的方式来睡,可能当年听到老师说大学学习很轻松,所以懈怠了,导致太过轻松,终于付出了两科补考的代价。
终于一天,老师跟同学们说今晚睡早点,明天高考了。于是大家很早就睡觉,一夜无事,除了个别鼾声如常的同学。
次日,大家意气风发的骑着单车奔向考场,考场热闹非凡,很多家长来作陪,充分让孩子们在考试的时候体会到,每个考好的学生在考场外都等着一个家长或是两个。早上考的是语文,作文是有关心灵选择的话题,材料是在绝境里,要不要救一个人,而且那个人已经被雪覆盖,冻得硬邦邦了,客观来说是死了。但材料给出的结果是,另外一人脱下手套,经过他那双回春的妙手按摩后,被雪覆盖的人发生了诈尸,复活了,并两人相互搀扶走出雪地。首先救人值得提倡,但他给出的材料有点离谱,“已经被雪覆盖,冻得硬邦邦了”难道还活着吗?注意,是硬邦邦了,都是僵尸了。更为离谱的是,刚刚救活的人竟然奇迹般的和救他的人相互搀扶走出困境,这冻死的人体力恢复的也太快了。当时M无法选择,题目都不知道怎么写,恰好那段时间听到朴树的一首《冲出你的窗口》,就以此为题目了。在两个中年监考老师无痘可挤,又百无聊赖的抠完耳屎扣鼻屎,然后剪指甲的挥霍时间中,M正争分夺秒的答题。两者的心理状态简直是一者心如止水,一者激流勇进。语文考完了,此门学科,同为中国人的我们,水平相当,拉不开差距。然后是综合科和数学,此两门考完后,从考场走出的人表情很明显分为两类。考砸的很多同学都没有再继续考英语的斗志,但鉴于当年学校英语成绩很差的校情,使大家都撑了下去,反正这门学科跟语文一样,大家同为中国人,外语水平也应该相当。后来事实证明,校情是客观的。年级中貌似英语及格的没几个。由于当年分数线很低,因此造就了一批牛逼的人,不用英语成绩也能上大学,这件事当时对M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他后来数次英语考试的成绩上限一般都是59分。
高考完了,之前说要大睡三天的人,改成了大睡三个晚上;说要去旅游的,后来就在家门口的小沟边走了一圈;说要大吃一顿的,就在街上吃了一碗凉米线;说要看完《康熙王朝》的,结果他妈争着要看《还珠格格》;说要看完《流星花园》的,结果和男朋友每天晚上在外面看星星,为报不报同一所学校而发愁;说改天聚一聚的,结果大学毕业了也没见上面,后来终于明白,“改天”是一个抽象的时间名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