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杜拉拉升职记》

(2010-04-18 20:12:19)
标签:

电影

杜拉拉升职记

爆米花

王伟

海伦

娱乐

分类: 侃侃条条

    去看电影了,正在上映的有《未来警察》,《诸神之战》,《越光宝盒》,还有《杜拉拉升职记》。我们选择了杜拉拉。理由是,从宣传海报的效果来看,杜拉拉的海报更为靓丽,一张海报上站满了好几个美女,这对于男性观影者来说,颇具吸引眼球的优势。而对于女性观影者来说,说是上面的女人都很会穿着搭配,需要去学习学习。然而,对于男女观影者共同来说,最主要的是,大家一直都还没升职。海报里,中间另外还有一个男性,那说明电影即将展示的这个故事就是这些美女和这个男人的一台戏,可能这个男人就是上层,那么这几个女的升职的话,需要走点上层路线。

    电影院人比较多,我们对号入座。一看我的座位早已被一个貌似没有升职空间的中年妇女给霸占了,跟她说这个座位是我的,结果她以电影院“院长”的口气跟我说,现在不按电影票座位号坐,可以随便坐。我们就在旁边找了位置坐下,坐下没多久,一对情侣拿着电影票走过来,说是我们的座位是他们的,我们只好遵行规则,把座位让人家,这下我又来跟那中年妇女谈判,但这位“院长”本着一副坚持把牢底坐穿的架势,稳如泰山。很无奈,你跟别人讲规则,别人不跟你讲,这样的矛盾很难调和。我一想,还是把这个矛盾转移给电影院工作人员来解决吧。首先时一个稍微年轻的女孩来交接,但这位“院长”似乎没放在眼里,说是买票的时候怎么没跟她说要按座位号坐?我一想,这他妈什么逻辑啊!上公共厕所你连票都没有,也不会走错地儿啊。现在你好歹也有张票嘛!并注明几排几号。小女孩似乎是实习生,后来没办法换来一个级别高点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女的,口气很强硬,这位“院长”开始软了下来,因为此时貌似大家都没看屏幕,而是看她表演,有点众怒难犯了,准备悻悻而退,嘴里骂了几句,过了一下口瘾,然后直接走出影院,可能去退票。推翻了这座大山,我终于当家做主。

    电影屏幕一直在放即将上映的电影预告片,在《叶问2》里踢了几脚,《东风雨》放了几枪后,终于一条黄龙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的字样跃然屏幕,似乎给大家提个醒儿,电影开始了。随着片头几次出现的大裤衩,故事也开始了。这时候,前面一哥们突然把身体挺得笔直,似乎正在观看的是国庆阅兵式。这样的话,他的半个头阻挡了我的视线,使得我一直观看的都是一个残缺的屏幕。一人在电影都开始十几分钟后才赶来,并从第一排走过,整个人体的轮廓,投在屏幕上,让我觉得我他妈这是在看皮影戏。终于,安定了下来,该嗑瓜子的嗑瓜子,吃爆米花的吃爆米花,看电影的看电影。这里,有几个片段需要特别介绍:

第一个,就是在宣传期间就流出的几个激情片段,当时电影还没上映,我一看断断续续,不怎么连贯,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就是宣传的效用,提前吊足他人胃口,此时终于看到了完整版,但其实还是不怎么完整,要再完整就是限制级了。国内非限制级电影,一般在这种片段播放时,随着行为的进一步深入,灯光也就越来越暗,似乎暗示国人喜欢关灯办事,或是镜头越来越远,让人留下无数遐想和遗憾,也背离了正常心理,你说这种情况,窥视者怎么可能会越看越远呢?在播放这一段的时候,嗑瓜子的,吃爆米花的停止了,纹丝不动,屏住呼吸,目不转睛,血气上涌,两耳发热,丝毫不放过半秒的情节,也有特殊的,后面几排的情侣,此时正在配合电影情节当场效仿。

第二个,当杜拉拉兴高采烈推门而入拥抱王伟后,又发现玫瑰也在的时候,观众笑了,在场的一哥们,啊!一声。观众又笑了。第一次笑是,观众入戏太深,第二次笑是,观众笑那哥们入戏更深。印证了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大家都是演员,又何必太在意?

第三个,当海伦把她的艳照群发的时候,职场的情感潜伏暴露出来。即使再严厉的社会准则,也无法泯灭人类的自然属性。但海伦和李文华的搭配,明显是美女与野兽,一个经典一个惊险。但这已不是夸张的艺术形式,只是社会上普遍的“人与自然”现象。

第四个,当开头杜拉拉电梯巧遇王伟,和结尾王伟巧遇他的工作证的时候。开头的两人的巧遇,然后发展成地下情人,然后又分开了,结果分开后,电影已经快到点了,为了调和观众的心理,马上又让王伟巧遇他的工作证,然后呼唤出杜拉拉,浪漫收场,家和万事兴。所以,电影里,无法解释或是没时间解释的事故,完全可以用巧合来解释。这就是,电影来源于生活,但又超前于生活的地方。

第五个,每隔一年,杜拉拉的名片就更新一次,引人注目的是更新的月薪,数量级从千一级升到万一级。强烈突出升值,也告诉我们升职本质就是升值。

第六个,广告的强势插入,部分观众很反感,总是不想在电影里看到熟悉的东西,这类人应该只适合去看科幻片或是动画片。其实,广告在电影里面出现反而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这总比在电视里用大部分时间看的纯属广告要好,至少人家没误导你,更没讲“一片抵三片”,“他好我也好!”之类的话,一片真的抵三片吗?如果医生要求剂量,原来的只吃一片,那不是得,120度把那个药片分成三份;至于他好你也好!好不好只有你们两个人才知道。总之广告拉来赞助,推动中国电影向大片方向靠拢。

 

    看完《杜拉拉升职记》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一看即将夕阳西下,不到两个小时已经阐述完了杜拉拉的升职过程,有种迟暮的感觉。拍一部电影可以NG多少次,走一段人生没多少次可以让你NG,我们的青春在几次NG后已经接近尾声,可以用《杜拉拉升职记》英文翻译名的前一半来说,我们的青春已经GO L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路上(下)
后一篇:四大名著新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