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最近甚为流行。嫁娶吃;乔迁开张吃;老人亡,小孩出,大小通吃……至于吃丧饭的,不知是祭奠死者,还是大打牙祭?或许大多认为后者更实在些。
毕业时,吃了散伙饭。由于酒水过猛,吃到腹中的内容,在胃里游走一圈,一打嗝,又从进来的路退了出去。
后来,在外的几个游子临别。我做东也宴请了一翻。大概天涯游子一般囊中羞涩,不然为什么会有古道西风瘦马之说呢?连马都饿瘦了,可想而知。但又顾及面子,还得请。
起先预定六人的饭菜,结果来了九人。当然得以不变应万变了。考虑到实惠,就不能下馆子,只有自己下厨,还得再“实惠”:
米饭一般煮的很软,稍微加水,即饭已成粥。这样,两三碗下去还觉得肚子空空,女生羞涩,超过两碗,决不敢再盛。
炒肉剁成肉末,直至筷子难于夹起(饭桌上无小勺)。
关于烧汤,学习高中食堂的方法,“一个蚂蚱一锅汤”,水多内容少。
开餐了,若有酒水,先下三杯,三杯过后,晕头转向。有的人可能连筷子都拿不稳了,这样饭菜少分了一份。然后,建议喝汤,说些饭后喝汤,易长肚腩之类的话。其实,饭前喝汤亦可减少饭量。
进餐过程中,尽量拉人扯谈,天南地北。让别人张口只能顾及说,而无暇吃。当中,有兴的话,再划上几拳。
时过不久,即使还未饱,自己可先停餐,便说:“你等慢用!”客气的人便很难坐定吃饭。然后,走到厨房大洗锅具,洗刷之声直逼在席者之耳。
少时,席中便有人提出散席。此时,可走出厨房,言道:慢慢用,不急!你看一大盘肉还剩这么多。哎!开始我还以为饭菜弄少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