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外面吃饭,出饭店门时,突然闻到一股醇香味,特香!一看是两位猛汉正在那喝酒,我突然想怎么我们吃饭的时候没叫酒呢?也许,有点馋酒了.
很多人就喜欢酗酒闹事,我不知道是不是借酒壮胆,把平时放在心里的火气浇一口酒让它烧得更旺,从而爆发出来! 口口声声说他没醉的,这种人呐,我想确实没醉,这时你最好不要去接他的酒,要不然可能就会酒后发疯,酒后发疯的人一般就是半梦半醒,到不如让他喝够,够了就发不起疯来了,只会倒头大睡!倒头大睡,就是真正醉酒的表现.也有喝酒喝死的,那种一定是一群人在喝,大家一亢奋,让醉的人想睡都睡不着,还不要命的喝,结果还真的没了命.那些酒后驾驶的,开车的时候朦朦胧胧,发生车祸的时候,一下子看什么都很清楚,那几两酒早已化成冷汗给逼出来了.
说到酒,一部水浒传整个都是泡在酒里的.武松景阳岗打虎,在他喝了十八碗之后还赤空拳打死了老虎,强!十八碗?十八碗呐?倒在桶里都差不多一桶了,就是水喝多了他也得撒尿啊,何况武松一直是连续喝的.按北宋年间的技术,一般酿不出象二锅头那么带劲的酒来,顶多是现在的甜酒那样的酒精度,难怪人家武二好这口! 再说他们所谓的公明哥哥,报国无门,苦闷之下揣着几两纹银到浔阳楼上消遣,喝了几口,脸一红,心一热,一向猥琐的他就把牢骚丢在墙上,惹来杀身之祸,后来毅然上梁山.标准的借酒壮胆型! 活阎罗阮小七偷喝御酒,呵呵,无非是宫廷里的酒酿制的好些,说不定就是象现在的XO这类的档次,他们平时就是一点粗粮酿的老白干,还不晓得有酒味没.等等等 以前就是一口老白干一条命,现在要提好多瓶五粮液人家才为你冒险,现在的人越来越懂得惜身啦.
关羽斩华雄,不须温酒壮胆,小弟佩服!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呵呵,也许曹就是想让刘酒后吐真言,碰巧刘机灵了一次,酒后吐的是虚言.小白同学就是常常在酒后吟诗,朦胧中看到混沌之气,所以诗中常是不乏浪漫与不羁,这个习惯,不但是诗仙的他,同时也成了酒仙.
又说人负邦家因酒覆,酒色连在一起,酒后会乱性,那是还没醉的时候就有色心了吧!只是做了坏事统统归到酒上.要是真醉了,脑袋都没思维了,还会想到女人?怪了!
酒,好之,但要有酒品!不要什么都是因为醉了酒就……
殊不知,酒不醉人人醉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