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故宫(一)

标签:
李賽凤北京故宫博物馆旅游太和殿 |
分类: 遊記 |

这次是我第三次来故宫了。因为看了故宫记录片,所以决定再找个时间故地重游。这是我九月份来到北京,先在故宫外面留个影吧!

九点多已是人头涌涌啊!故宫每天都有控制人流数量。看来每天都是爆满的。现在进入天安门都要经过安检,比起多年前严多了。

进门不久就有厕所,大家以为找厕所难,好多都在这儿上,里面挤满人。其实故宫里面的厕所设施都很足够,比起我二十年前去的时候,已经改善多了。

开始进去啦!

前面就是午门啦!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午门旁边是我们取票的地方,我是在网上买票的,但是要在这儿取票。


午门进去后,要经过金水桥。


有水的地方就是不一样,气场也不一样,这里人少一点。就站在一旁感受一下它的宏伟吧!

我不想那么快跟人挤,先到一些人较少的地方拍拍照,舒心多了!


金水桥为午门建筑点缀得更为优雅!

有了水,更为动容!

这个景好看吧!人不多,照片好看多了!


细心看细节,中式建筑上装饰花纹图案真是丰富!





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美极了!


昭德门建于1420年,1888年毁于火,次年再重建。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



这些大缸应该是储水作用吧!以前曾多次发生火灾。所以储水以备不时之需。


颜色很鲜艳,是新补上去,应该是还原当时的色彩,以前就是这么色彩斑斓的。


再向前走,我后面就是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



好多清剧里,太和殿常被提及,当然是热门之地。

宫廷大派对都是在这里举行。太和殿上的“建极绥猷”是乾隆皇帝题写的。极”这个字,本意是房屋的正梁,也就是最高处,这里代指国家最高的地位,指君王位;同时因其本意是房屋正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在这里引申为平衡、公平、中庸之意。

仔细看楼梯的雕文刻镂,也很美啊!


游客都相争拍照


我只能从有限的角度拍进去


门上的雕刻金片,也是很精细。


大家还是对触手可碰的东西,都要摸一摸!

每天都有无数的手摸它,金狮头沾满手气。


建筑物金碧辉煌,这里是中国皇家的建筑风格的表表者。


我发现这个楼梯更精致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前一篇:山西游---大同古城墙
后一篇:北京游---故宫,御花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