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發 |
現故宮在大規模的修繕當中,趕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以新的面貌來展示全世界。故宮之大,光在修繕過程,所花的人力、財力都可能是天文數字了。這些年來不斷有各國的維修古蹟專家和精英前來相助,大家都是本著尊重中國文化,也尊重人類歷代發展所留下的文明精神,在修建過程也凝聚各國人士對文物尊重的情意結。從紀錄片介紹才知道這次修補有用西方最高科技的方法,也沿用很多中國古老流傳的方法,這些過程大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故宮裡的倦勤齋是乾隆休閒怡情的地方,現故宮還未正式開放,下次有機會去故宮得留意此地方。倦勤齋的天花板是以一種通景畫的手法畫出精美圖案,此畫有兩百年之久,文物價值非常高。由於日久殘舊,故要把它拆下來加以修補。此畫紙是採用高麗紙張,但手工做的紙已經少有,外國專家提議用韓國製造的紙來代用,故宮專家堅持用中國的紙品,故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安徽一個小村落找到古老的手工紙廠。故宮採用很多大型的樹幹,做門做柱的,為了防止木質爆裂,表面要塗地仗(保護木質的塗料),這地仗是採用民間的口口相傳秘方調成的。我覺得蠻有趣的,因材料是豬血、白麵粉、桐油、磚灰看似不相干的東西竟要混在一起,然後塗在木表面,再加苎麻撲上。程序繁複,真不知古人如何能想出如此方法?也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