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游尘世外,纵情山水间!
今天发上次浙江丽水之行最后一个景点“龙泉山”的片子,看看龙泉山,这座江浙第一高峰,这个原生态的自然山水画廊的美景吧!
还是先看看景区介绍: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龙泉市区约45公里,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龙泉山也是浙江第二大河--瓯江的发源地、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和浙江省首批生态环境示范基地,目前已开放龙泉大峡谷、荒野山庄、绝壁奇松、七星潭、黄茅尖、瓯江源等六大景区。龙泉山气候环境与云贵高原相似,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是中国南方绝无仅有的既有原始森林,又有高原气候和环境,四季皆宜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龙泉山夏季最高气温仅28摄氏度,素有“清凉世界”和“天然氧吧”之称,夏天来龙泉,喝茶聊天深呼吸,把玩青瓷寻宝剑,可以说是既养生又养心的哦。
龙泉山是个四季皆宜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春天可以去看花海云海,夏天来这里避暑纳凉,秋天观红叶和湿地的金黄,冬日么,除了雪景,龙泉山的日出日落是非常清晰美丽的。
我们那天是游完云和梯田后去的龙泉山,沿丽水往龙泉方向,在龙泉下道后沿盘山公路上山,两个小时左右就到达了山顶的“绿野山庄”下榻。

可惜那天的天气依然很糟,天上飘着蒙蒙细雨,气温也很低,让身着短袖短裤的我们顿时感受到了龙泉山的“清凉”,好在景区的李总迅速给大家找来了“御寒”的冲锋衣,穿在身上,感觉顿时身上和心里都暖和了许多。
午餐后,稍事休息,大家跟着李总,前往“绝壁奇松”景点一游。沿着登山的步道上山,开始的路还比较好走,后来道路就越来越险峻了。行走在绝壁栈道上,环顾四周,悬崖下的山谷深不见底,而那些饱经风霜的苍松精神抖擞地倚立在石缝边缘,或者直接长在了岩石缝里,形态各异,姿态万千。
长在岩壁上的“奇松”
狭窄的绝壁栈道,够险的......

厦门蜀人老师很轻松地从最狭窄处走了过来,开心之极。

这个石条凳,据说是当年某领导人登龙泉山时曾在此歇过脚的地方,大家都在此留影纪念,哈哈:)
这五棵树长在了一起,取名“五进士”。
这应该是龙泉山上的“迎客松”吧:)


欣赏“绝壁奇松”爬了半天的山,大家意犹未尽,下山后又前往“瓯江源”。
瓯江是浙江的第二大河,而瓯江的源头就在这龙泉山里,先在景区大门坐着电瓶车,向龙泉大峡谷方向前行15分钟左右,再沿森林小道向纵深行进500多米,就可以看见周围山体渗漏形成一条一米左右的溪沟,这就是著名的“瓯江源”了。在源头处的巨石上,还有西冷印社大书法家吕国璋老先生书写的“瓯江源”三个大字。

看看吧,这条狭窄的小溪沟就是传说中的瓯江源......



小伙伴们在瓯江源头合影留念,片子由美女摄影师haru提供:)

游罢“瓯江源”,雨越下越大了,赶紧打道回府,晚餐就在“绿野山庄”的餐厅吃的。顺便说一句,这个餐厅海拔1508米,可是江浙第一高餐厅呢。晚餐品尝了许多龙泉山的特色美食,比如香菇、木耳、高山田螺、黄米果、麻嵫等等,极具龙泉乡土风味。
这就是海拔1508米的“江浙第一厅”。

餐厅的旁边是一座寺庙:凤阳庙,据说是为了纪念香菇的始祖及为香菇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古人而建的庙宇,因为龙泉山以前的名字就叫做凤阳山,这座庙就叫凤阳庙了。



餐厅里的餐桌正中,放着一个龙泉青瓷的大盘子,上书:江浙第一厅。

看看美食吧,这是营养丰富的龙泉菌烧猪肚

这是野猪肉

这是木槿汤,俺第一次吃,呵呵:)

黑糯米团子

晚餐时,李总告诉我们说这段时间在龙泉山上是很难拍到日出的,于是大家伙决定第二天早起碰碰运气,即使拍不到日出,能看看云雾美景也不虚此行了。不料天不遂人愿,第二天起来又是大雨,能见度也很差。待雨渐小时,山谷里若隐若现的云雾还是挺漂亮的。



面对美景,于姬Una也兴致勃勃的玩着自拍:)
早餐后,大家冒雨游览了“龙泉大峡谷”,因为我和“泡鱼儿”要提前赶回杭州去赶飞机,随着大部队到大峡谷里草草地走了一圈,就打道回府了,留下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片子,呵呵:)







龙泉山旅游小贴士:
交通:龙泉市区至龙泉山有班车, 7、8月份一天两班,早上8:10;下午2:10,其他时间一天一班早上8:10,下午16点回龙泉市区。
门票:龙泉山票价80元。
住宿:龙泉山景区内住宿只有绿野山庄(原猎户山庄),周末及节假日的房间比较紧张,最好提前预定。
餐饮:住宿绿野山庄,也只能在山庄用餐了,可以在江浙第一高餐厅用餐,品尝山里的各种菌类和其他美味。
龙泉山适合自驾,但山路行驶安全第一,而且,要自驾去龙泉山,最好避开十一黄金周,那时候人多车多,在上下山的路上堵上几个小时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