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寰驽斋主
寰驽斋主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334
  • 关注人气:12,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2009-07-18 13:40:45)
标签:

原创

游记

摄影

江南

苏州

园林

网师园

旅游

分类: 东行聚焦

 网师园:渔父钓叟之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游罢留园,已经到了午餐的时间,就在留园对面的“兰州拉面”馆吃了碗拉面,小憩片刻,立即打的前往今天的第二个景点——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相比留园,网师园就小很多了。还是先看看旅游指南介绍:陈从周教授在《中国名园》一文中称“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典范”。曾被德国政府授予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的德国著名园艺家、鉴赏家玛丽安娜.鲍榭蒂女士在其《中国园林》一书中指出:“我觉得网师园是苏州最体面雅致、最完整的私家园林”。

    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吏部侍郎史正志(扬州人),在朝中身为大臣,面对南侵的金兵,一味贪生求和被罢了官,流落到苏州,于1174年请人建了一座宅园,自誉藏万卷书,取园名“万卷堂”,并在大门对面造圃,意思是泛舟五湖,自号“渔隐”,这便是网师园的前身。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清代乾隆中(1785年左右),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隐退,购万卷堂故址,重新规划布置。传说宋宗元晚年才得一子,取名双喜。双喜从小聪明活泼,有一次,到瞻台钓鱼,不小心掉入湖中,全亏渔翁王思和女儿桂芝将他救起,又摇船送他回家。宋宗元为了报答王思父女对儿子的救命之恩,特用渔翁的尊称--“网师”给花园命名,从此,万卷堂就称为网师园了。

网师园当天的游客也不是很多,而且有很多外国游客。该园由古宅、主园和内园三部分组成,主园就以那一汪池水为中心,亭台轩榭布置得井井有条。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网师园确实太小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转完了,稍事休息,向邻近的沧浪亭前进!

欲知后事,请看下集《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3)沧浪亭:最古老的苏州园林。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2)网师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