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2007-07-03 21:42:15)
标签:

原创

三峡

游记

分类: 巴山渝水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2005年夏天,和朋友一起,去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游历了一番,现将游记和PP发上,和大家共享。
重庆是三峡的起点,最传统的三峡游就是从重庆开始的。这是顺水而下的旅程,从第一天晚上上船到第四天早晨离船,要在船上呆两个白天和三个晚上。
   第1天  出发

   傍晚,我们来到重庆热闹的朝天门码头,从这里登上开往湖北宜昌的游船。我们乘坐的游船是长航江山游船公司的“江山九号”游船。 这艘游船有3000多吨,5层楼高,五楼全部是卡拉OK娱乐厅和观景台,三楼船头也有麻将室和观景台。进房间一看,每间房间都有彩电、空调、卫生间等设施,并且一面宽大的玻璃窗,可以观赏窗外风景,非常惬意。但你如果要去三楼船头或五楼船尾的观景台,得花60元买一张“茶水牌”呢。

   晚上8点,游船正式起航,两岸的灯光也渐渐亮起来, 此时的山城,已经是灯火辉煌。我们坐在五楼的观景平台上,吹拂着凉爽的江风,怀着对这次旅程的美好憧憬,离开了山城重庆,向着长江三峡出发了!

这是我们坐的“江山九号”游船(白色的)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第2天  清晨游丰都鬼城,中午游石宝寨,晚上游张飞庙

临晨1点,丰都鬼城到了。早上6点,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睡眼朦胧地跟着导游上岸去游览。
丰都的旧县城位于长江北岸,因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位上涨,现在已经搬迁至南岸新县城,旧城里人去楼空,一些还没炸掉的楼房,空荡荡地矗立着,在清晨时显得愈发冷清。

  走过旧县城,走进高耸的名山,鬼城就在名山之巅。据称汉代阴长生、王方平两人在此山修道成仙,后人以讹传讹,称“阴、王”二人为“阴王”,阴间之王的居所即为“鬼城”。再加上后代小说渲染和封建帝王教化,令丰都成为名闻天下的“鬼城”。

  名山上古木参天,让人精神一振。丰都鬼城遍地都有古迹,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阴曹地府的奈何桥、黄泉路、阎王殿等,进入鬼城都会经过。著名的奈何桥,却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而且要用三步或五步跨过去;黄泉路上,无论谁叫唤你,都不能回头。明知这些都是世人编撰的话,但我们也都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经过了这一切,来到“阎王”面前。回来的路上,孩子他妈不知是被什么“鬼”迷了心窍,居然从原路返回时迷了路,让大家都虚惊一场。
 “天下名山”远景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个小时后回到船上,只觉得清晨的疲惫一扫而空。游船继续向东前行。此时才刚刚早上8点,干脆洗了个澡,在三楼船头的平台上看了一会儿江景,又继续睡觉了。

    用过午餐,很快就来到第二个景点:石宝寨。从江面上遥望,石宝寨矗立在长江北岸玉印山上,周围是四壁如削的山腰。下船后,顺着一条狭窄的小路走到了寨门口。全寨由寨门、寨身层楼及寨顶古刹三部分组成。寨身楼阁有九层楼高,依山而建,外观是一座楼阁,事实上是登山的唯一路径。楼梯全是木板做的,很陡,也很狭窄,两个大人并排行走都有些吃力。每层楼梯的回廊上都有几个小小的窗户,上面是雕花的木窗棂,显得很有特色。在这个炎热的中午那么多的人都来爬这九层楼,把大家都累的大汗淋漓。

    登上九层到达山顶,却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刹。原来清乾隆年间,先在山顶建一古刹,而后才建设了这九层楼阁,方便香客们上山。水位升高后,石宝寨立于江面中,形成一个半岛,如同蓬莱仙境,在文化风情之余,又多了些山水风光。山顶的古刹里,在一个小拱桥下面养了几只娃娃鱼,引起了小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下山是另外一条宽阔的石板路,比上来时轻松多了。
  石宝寨全景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参观了石宝寨,回到船舱,已经浑身湿透。洗了个澡,来到观景平台,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让人更受不了,只好躲进空调房间里“斗地主”了。晚餐后,又上观景台,躺在沙滩椅上,吹着江风,非常惬意。

    晚上9时多,游船停靠云阳,终于到达张飞庙了。大坝建成后,张飞庙将被水淹没,于是国家将张飞庙原封不变地迁往较高的地方。我们参观的张飞庙,就是从原址一砖一瓦搬迁来的。刚一下船,看着高高在上的张飞庙,女士们和孩子们都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只有我和朋友两个男人鼓起劲,去凭吊一下这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勇士了。
沿着一条小街,慢慢往上走20分钟就到了。街道两边都是小店,有小饭馆,有专门的旅游纪念品店,还有其他商店,倒象是个小小的集市。

    张飞庙依然雄壮宏伟,独具一格,而且还是一座书画艺术的宝库。其中有从汉唐到明清的书画作品,如果细细观赏,想来应有很多收获。

  但游船已在鸣笛,半小时后,我们又一身大汗的回到安静的游船上,继续东行。
  新“张飞庙”的标志“江上清风”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第3天    清晨经过三峡之瞿塘峡,上午游小三峡和小小三峡,下午过巫峡游屈原祠,晚上游三峡大坝。

     清晨5时多,依然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游船正在通过三峡的第一个峡——瞿塘峡。在晨曦中,瞿塘峡雄伟壮观,特别是夔门,两山相峙,就像是进入三峡的大门一样。瞿塘峡很短,一转眼就过了。加之清晨光线太暗,传说中的美景实在让人遗憾不已。倒是长江上的日出,让人感到非常的轻松。刚才天空还是灰蒙蒙的,眼前突然云开见日,朝阳从云层中穿射出来,风光明媚宜人。
    长江上的日出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船进巫山港,我们转乘小游船进入小三峡。据说在水位没有上涨之时,小三峡狭长而深邃,但现在看来已经显得相当宽敞。我们先后在船上游了龙门峡、巴雾峡,在琵琶洲、罗家寨分别上了岸,然后在小三峡的尽头----滴翠峡,又换乘小木船进入小小三峡。从小小三峡流出的水碧绿如玉,汇入小三峡稍许黄浊的水里,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分水线。
    第一峡--龙门峡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第二峡---巴雾峡!和浑浊的长江三峡相比,这里的水是碧绿的!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第三峡---滴翠峡!真有点苍翠欲滴的感觉!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坐上小木船进入小小三峡,碧绿的水面上蒸腾起一阵水雾,小船往雾气深入驶去,就像是往仙境中行去一般。越往前走,雾气越浓,并且总在身边升起,包围着全身。这水雾冰凉凉,湿漉漉,打湿了脸颊,脸上冰凉舒爽。小船上每个人都平静下来,在这样仙境一般的世界里,还会想起了什么呢?

   才开发出来的小小三峡!真正的“水碧绿如玉”!!!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从小三峡回到游船上已经是中午了,用过午餐,我们在船头观赏巫峡的风光。感觉上,这应是三峡游览中最高潮的时候了。巫峡的风光以幽深为美,两岸是连绵不断的高峰,而著名的神女峰,其实就是山峰之巅的那块直立的大石头,要在导游的指点下才能分辨出来。这就是神女峰,多少文人笔下寄以深情的神女峰,宋玉为她写下《神女赋》,舒婷希望她“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场”……神女峰在眼中渐行渐远,而在心中依然矗立。
   巫峡雄姿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到达屈原祠时已是傍晚,青砖绿瓦的屈原祠肃穆庄严,由于是自费项目,加上大家都很疲惫,晚上还要上三峡大坝,就留在船上休息,没有去凭吊这个伟人了。
    远望屈原祠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离开屈原祠,游船顺江而下,此时的江面比上游宽阔了很多,给人水天一色的感觉。大概8时,游船在秭归的茅坪港靠岸,我们换乘汽车,前往三峡大坝游览。而游船则将经过大坝的五级水闸,到黄陵庙码头,与我们会合。
  
   夜色下,三峡大坝区似乎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街道宽敞明亮,树木虽然是新近栽下,但也郁郁葱葱。在大坝的旅游有多个观景台,我们先到达坛子岭观景台,这里是坝区最高的地方,可以看到整个大坝全景。我们先参观了模型馆,对整个大坝先建立了整体的概念。然后,沿石阶登上坛子岭,站在观景台上,一边看到雄伟的大坝,将长江拦腰截断。大坝左右两侧,西侧是高峡平湖,而东侧则是水流缓慢的江面。往另一边看,从一座山穿过的,是三峡的五级船闸,我们的游船就是从这里,经船闸慢慢地从上游进入下游。在这里,令人无法相信:那奔流的长江怎么能被截断?那山体中又如何能开出五级船闸?

    接着,我们坐车来到了泄洪观景区----八二平台。这里可以近观大坝全景,夜色中,大坝灯火辉煌,中间部分的泄洪孔喷出大量水汽,像水雾一样喷射出来,虽然还相隔一段距离,但还可以感觉看到大坝如虹的气势。

    长江著名的珍稀鱼类中华鲟,在大坝的另一展区中展示。这是一个较小型的“海洋馆”,所不同的是其中的鱼类都是来自长江。在超大型的玻璃池里,各种生活在长江的鱼类,现在住到这里了,中华鲟也在眼前游来游去,似乎已适应这样的新家。

  深夜,我们还在坝区观赏了一场马战表演《三英战吕布》。奔驰的战马,多变的马术,演绎着战国时期的英雄豪情,当白衣的“吕布”骑着战马与刘关张相战,眼前如同回到两千年前那个古老的战场。
  看了表演,夜已经很深,但因为游船经过五级船闸需要长达5个小时,我们坐在江边,等待游船靠岸。江风清凉如水,躺在当地人租借的竹椅上,几乎就要睡着了,一声汽笛响起,又看到我们的“江山九号”游船了。
  
   第4天   宜昌 
     清晨抵达宜昌。三峡之旅正式结束。我们乘车到武汉,继续参观游览。

    这是“江山九号”旅游船的姊妹“江山十号”(长江上拍的)
【三峡游记】千里江陵一日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