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屈默杯酒人生圈)
新浪文化博客推荐

想好好过个年,雪灾来了;想好好上上网,“艳照门”来了;想好好出去旅游,车祸(火车出轨)来了;想好好呆在家里,地震又来了。
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不久,一个做媒体的朋友发给我的一条手机短信,虽然有点搞笑的味道,却让人笑不起来。细细一想,这条短信句句实情,深刻地触痛我们日益麻木的神经。雪灾刚过,火车出轨,血迹未干,泪痕还在,地震又添亡魂。回想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天灾人祸,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之脆弱,人生之无常。生死之间,有时只隔层纸。
在灾难面前,我们在感叹生命如草芥般逝去的同时,看到的救灾情景依然是那样的似曾相识。官员们在满目苍痍的灾难现场忙碌的身影,振奋人心地讲话;媒体在一线辛苦而认真地拍摄血淋淋的照片;劫后余生的灾民们悲天呛地的无助表情。紧接着,社会各界奔走呼吁,为灾区积极捐款捐物,各大媒体不断煽情,抓典型,树榜样。最后,在惨痛的教训总结中,一切又归于平静,像那些在天灾人祸中逝去的灵魂,在亲人和朋友的泪水中,化为灰烬,回归尘土。
矿难如此,车祸如此,雪灾如此,地震如此。灾难不息,教训不断,不一样的悲剧,相同的结局,不断重复上演。人们不禁要问:灾难年年有,又有多少天灾人祸是在惨痛的教训中得到有效遏制?天灾犹可恕,人祸不可饶。让国人口诛笔伐的矿难,牺牲了多少家庭的幸福,葬送了多少矿工无辜的性命,却为何屡禁不止?火车出轨,让70多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与亲人阴阳相隔?车祸猛于虎,每年死于车祸的生命达几十万人,可车祸的源头又何时真正杜绝过?
我不想追问,因为追问已经毫无疑义,甚至显得多余。悲剧重复上演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了。山西洪洞县那些“包身工”悲苦的表情还历历在目,东莞的四川童工群体孱弱的背影又悲伤登场,再次刺痛我们的眼球;湖南凤凰县的沱江大桥还没竣工就突然坍塌的血痛教训犹在耳旁,山东火车出轨的惨烈画面就扑面而来。太多的教训,太多的追问,太多的愤怒,换来的依然是下不为例,顶多也就是当事者异地调动或者一赔了事。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再次震动全国,数万鲜活的生命顷刻间离我们而去,面对天灾人祸,我们不得不再次愤怒地追问:7.8级的地震爆发前,地震局为何会一无所知?不管这种追问和苛责在情绪化的冲动下表现有多弱智,甚至粗鲁,但终究没有任何恶意。老百姓要的仅仅是一点点事后的知情权。所以请我们的官员们不要愤怒,更不要去指责追问者缺乏科学常识。在数万条生命顷刻间以血淋淋的姿态摆在面前,我们没有理由麻木,更不可能理性地站在有关部门的立场,以“专家”的姿态发表事后永远正确的废话。
矿难面前,我们追问安监局,雪灾面前,我们追问气象局,地震面前,我们追问地震局。这是老百姓应有的权利,媒体应有的监督职责。在灾难面前,我们有理由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合理的解释,而不是搪塞,甚至推卸责任。在其位,就得谋其职,负起责。否则,那些在灾难中葬送的生命,就会更加无辜与不幸。
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都需要追问,也需要追究。否则,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地战胜灾难,慰藉亡魂。人祸可以尽量规避,而天灾却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究竟是不是主宰者?在那个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狂热年代,我们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不断地宣称要征服大自然,可征服的最后,我们痛苦不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到底谁在征服谁,谁又征服了谁,人定能否胜天,在灾难面前,我们脆弱得无需回答。
生命如此脆弱,充满忧伤。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还需坚强面对,即使内心有多么的绝望。生命难以承受之痛。生死之劫,只在瞬间。好好活着吧,以宽容感恩的心,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陌生人。
没有人可以“万岁”,而人间真情却可以永在,心手相握的温暖却可以抚慰绝望的心灵。
为那些逝去的灵魂默哀,为那些悲苦的灾民祈祷!

2008年5月13日夜屈默于广州
屈默留言:
深深感谢在四川大地震后,给我打来电话、发来短信,给我关心的朋友们,谢谢你
们!好好活着,为那些爱着我们的人。
天佑四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