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屈默《杯酒人生》姓名老百姓 |
分类: 屈默※杯酒人生(时评) |
咱们泱泱大国自古就有个好传统,特别注重自己的姓氏笔名。什么都可以马虎,唯独姓什么,跟谁姓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比如,张三有个孩子不姓张,那问题就严重了。用我热心的邻居吴大妈的话说,就是张三他老婆对不住张三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跟着倒霉的还有张三的这个孩子,从此就得背着“野种”的闪亮招牌,任人指点。在我们的国骂中,比较恶毒的词语就有“杂种”、“野种”,都是指姓氏出了问题。看来姓什么别不要不跟爹妈姓,否则后果很严重。
近日,各大媒体头条都刊登了一条很搞笑的严肃新闻,说的就是关于老百姓的姓氏问题。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了我国首部姓名登记单行法规《姓名登记条例》,该条例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了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并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以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当初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聪明的大脑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公安部的官员真是太有才了,对老百姓真是太有责任心了。放下了诸多需要紧急办理的大案、要案,专门花心思来考虑咱老百姓的姓氏问题。治安事小,姓氏事大。这说明了咱们某些政府官员是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用某些官员的话说,咱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说句公道话,老百姓姓什么跟谁姓,咱官员们都要操心,挺不容易的。所以大伙万不可瞎起哄,整出些“李杨飞刀”、“张王不败”等怪异的名字,给父母官添乱。
只是这个规定来得太迟了点,太突然了点,太意外了点,让我中学的一个同学叫苦不迭,提起爹妈就气得想骂娘。说来也真是,我这个同学既不跟爹姓,也不跟妈姓,偏偏姓了一个“外姓”。老实说,这怨不得我这个同学,他自娘胎出世,做父母的就自以为是,为感谢曾经的一个救命恩人,竟然让孩子跟随了恩人的姓,还说是永远不要忘了恩人。问题就出在这里,一家人3个姓,总让人民群众狐疑他们父母隐瞒了什么。更为麻烦的是,这给我的同学带来了不少困扰。有次我陪他去文教办填份考试的表格,当负责接待的大妈看到我同学填的姓名与父母姓氏不一样,很认真地说:同学,你该不是冒名顶替的吧?我那位同学气得咬牙切齿,似乎受了莫大的侮辱,冲着大妈就来了句:我是我妈亲生的,我是我爹亲儿子,你可以侮辱我的智商,但绝对不可以侮辱我的姓氏。自此,我这个同学落下一个坏毛病,每每有人问起他为何不跟爹妈姓,他就很着急,反复解释:我是我妈亲生的,我是我爹亲儿子,我跟谁姓,关你什么事?
坦诚说,对这公安部出台的这个条例,我跟我这个同学一样,是有些迷惑的。去年建设部为平息老百姓对房价持续高涨的怨气,正式公布了《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要求开发商建的住房70%不要超过90平方米。90平方米到底是个什么标准?又是凭什么根据制定了这个标准?更重要的是谁来监督这个“意见”的执行?事实上,这个毫无根据又毫无操作性的规定,无异于一纸空文。楼价照样涨,房子面积开发商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最终的结果是非常可笑的,也是很失败的,像一场草草收场的闹剧。用我老实巴交的老父的话说,坐在办公室制定天下宏略,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这个才能的。
像这样让人迷惑的闹剧还在继续上演,而且似乎越来越超出老百姓的想象力。近日,教育部效仿公安部,也出台了一个硬性规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要跳校园集体舞,据说为了让这个规定行之有效,教育部竟然组织了无数专家,历时两年时间,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我做教育新闻的一个朋友当日就发给我一条短信:屈默,关于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跳舞的事,你可别发什么牢骚,现在是学生先跳,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下一步就是上班族跳,再下一步就是农民兄弟也要跳。我的娘,政府操的哪门子心思啊?一阵感慨之后,我突然很佩服我们的父母官,孩子上不起学无所谓,孩子就不了业也不是什么大事,学校乱收费也可以先放在一边。跳舞事大,失学事小。我在这里得替教育部官员们讲句公道话: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你们可以不吃饭,可以读不起书,但不能不跳舞。现在我终于明白歌手庞龙为何那么红,原来早就几年前就在《两只蝴蝶》里替教育部官员们做了免费宣传:亲爱的,来跳个舞。
一直忙碌而且责任重大的公安部官员管起了咱老百姓的姓氏笔名,一直难有作为的教育部抓起了孩子们的跳舞问题,认真想想父母官也挺不容易的。为了和谐社会,父母官体察民情,抓小放大,居然咱们很多老百姓还不给面子,还质疑公安部和教育部出台的这些规定不会朝令夕改。说句真心话,我也想呼吁一下。咱老百姓的姓氏问题,就放心的交给老百姓自己去处理吧,孩子们跳舞的问题,就交给学校老师自己去处理吧。不要闲着没事,坐在办公室心血来潮,瞎操些心,不但让自己累着,而且还让咱老百姓也跟着受累,这很不利于社会和谐。父母官要忙的事情很多,要管的事情更多,何苦瞎操这份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
用一句很不地道的话说:老百姓跟谁姓,关你什么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