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雨周庄

(2024-06-25 19:55:07)
标签:

江苏

苏州

旅游

分类: 华东集
烟雨周庄

    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我已去过多次,但常看不厌。2024622日午后,结束江苏苏州吴江的芦墟古镇之旅,尽管是梅雨天气,见时间尚早,仍决定去周庄看看,感受烟雨周庄的美景。

烟雨周庄

    打的到周庄北大门,南行到福星桥,桥畔石块镌刻“只此周庄”。

烟雨周庄

    过桥东行,经过永恩桥,穿过剧场,经过全福塔,绕到全福路南行,过牌坊和检票口,一路南行,走到后港河上的青龙桥。登桥东北望,周庄水乡画卷初露一角。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过青龙桥南行,一路水乡古镇风景移步成景。

烟雨周庄

    来到中市河上的贞丰桥。这座单孔石拱桥连接南湖街贞丰弄和西湾街,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重修,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重建。桥北西侧的迷楼曾经是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聚会的地方,舟楫往来,桥楼互衬,相得益彰,风光无限。登桥东北望,水乡古镇景色可圈可点。

烟雨周庄

   走下贞丰桥,按图索骥去看了梅园。

烟雨周庄

   离开梅园,沿中市街东行,经前些年到过的三毛茶楼,继续前行到了澄虚道院。

烟雨周庄

   澄虚道观俗称“圣堂”,建于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3),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为吴中地区知名道院。澄虚道院的普庆桥,俗称“圣堂桥”,建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花岗石单孔拱桥。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离普庆桥而行,周边景色令人赏心悦目。

烟雨周庄

    沿西湾街东行,到前些年到过的叶楚伧故居看了看。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沿西湾街继续东行,过因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取景而又名“外婆桥”的梯云桥,转入南湖街南行,到南湖胜景牌坊。

烟雨周庄

    过南栅桥,转入南市街北行,经过南湖秋月园,继续北行,过隆兴桥。登桥而望周庄市河两岸水乡古镇景色。天色已阴,下起了微雨,烟雨周庄画卷徐徐展开。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继续沿南市街北行,下至临河水岸,近水欣赏周庄市河两岸景致,烟雨朦胧。

烟雨周庄

   来到周庄沈厅水岸码头,看近处富安桥一带景色,驻足良久。横跨南北市河的富安桥位于周庄古镇中市街东端,为单孔拱桥。相传桥旁有总管庙,原名总管桥。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由里人杨钟建,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两次重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修。富安桥桥身四角有桥楼,飞檐朱栏,临波拔起,遥遥相对,富安桥可谓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桥楼合璧建筑。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进入每到周庄必达的沈厅,传说中的明初富甲一方的沈万三故居,院落深深,布局谨严。尤其是沈厅的餐厅及相连的厨房很是宽敞,一派大户气象。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但沈厅的几个庭院都有些逼窄,前后屋间隔很近,不够敞爽。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张厅的精致和大气。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张厅的精致和大气。庭院不算大,但也宽敞。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楠木厅的明代楠木柱础历经五百多年,可谓珍稀。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后花园的假山石、佛堂和有暗水门可通船出入的池沼,这是江南水乡古镇所罕见。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烟雨中沈厅和张厅之间的市河两岸景色静谧清新,令人驻足流连。

烟雨周庄

    张厅门外附近就是周庄著名的双桥景观了。双桥和周庄,1984年因画家陈逸飞油画《故乡的回忆》而声名鹊起。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双桥由横跨南北市河的石拱桥世德桥和横跨银子浜口的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两河上的石桥联袂而筑,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重建,双桥中永安桥较小些,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欵乃声声的小船在桥洞穿过,周庄双桥最能体现水乡古镇神韵。其实,不仅是周庄,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大都有类似双桥的景点,往往成为古镇的标志性景观。

烟雨周庄

    站在市河东侧岸边前望,钥匙形的双桥连同不远处蚬江街口的清代石拱桥太平桥,三桥组合,形成一幅极佳的江南水乡古镇画面。

烟雨周庄

   来到太平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由里人捐资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建。

烟雨周庄

    桥旁的民居灰墙面坡屋顶,山墙漏窗,高低错落,桥下流水清清,也是最佳画面。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离开太平桥,沿蚬江街、后港街西行,来到青龙桥。这是一座复建的仿古桥,不过在周边景色的映衬下,也有了点古韵。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返回到双桥,沿银子浜北岸东行前往沈万三水塚。传说沈万三的墓就在这片不大的水域的水底下,这倒安宁无虑打扰了。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沿蚬江街北行,街上临河一排排桌椅,游客可在此喝茶用餐歇息。临河而坐,周庄欣赏市河两岸景色倒也不错。看时间已是下午4时,不知不觉我在周庄徜徉了三个小时,该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烟雨周庄

    前方就是位于古镇北首的全功桥。

烟雨周庄

    据说周庄古镇有14座元、明、清古桥,横跨在南北市河、后巷河、中市河,四条河道流经古镇形成的“井”字形河道上,古镇被分割形成8条街道,旧民宅临港背河,桥上行人,桥下通舟,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

烟雨周庄

    全功桥应该是这些古桥中最高大的古桥,桥孔几呈满月,跨度大。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修,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重建,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分节并列砌置,栏杆青砖砌,上压花岗石条石。据说此桥因由一全姓人士出资所建,故名“全公桥”,后称“全功桥”。因位于市河北栅,俗称“北栅桥”。全功桥南侧桥联:“江上渔歌和月听,月边帆影带云归”。

烟雨周庄

    登上全功桥,回望周庄,烟雨蒙蒙,湿润的周庄向我呈现出如诗的意境。也许江南水乡古镇最美的意境就在烟雨中。

烟雨周庄

    周庄四面环水,处于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怀抱之中,古称摇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摇君的封地,又名贞丰里,“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周庄最理想的旅游场景是坐船到周庄,但显然这样进出周庄方式已不存在了。汽车早已可以进入周庄古镇区全功路,只不过古镇核心景区不能进入而已,这应该是底线。

烟雨周庄

烟雨周庄


   一天之内,我走了苏州吴江的芦墟古镇和苏州昆山的周庄,两个江南水乡古镇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和质感,前者基本上是江南水乡古镇未开发前模样,后者是已精心开发打造的江南水乡古镇状态,前者是活着的有烟火气却未免粗粝的水乡生活,后者是精致而少了些许质朴的画里水乡。真与美虽不可兼得,但不能偏废,可以各美其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