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林凌:配角经济需要政策去培育

标签:
转载 |
配角经济——重庆北进与邻水南寻的对接路径
专家评述
林凌:配角经济需要政策去培育
★记者/张诗婕
http://s3/middle/5d10da50h992848601f32&690
林凌,著名经济学家、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国家设立经济区,就是为了把周边地区带动发展起来。
近段时期,国家一直在推动增长极的发展。我初步计算了下截止目前我国经济区有16个,在建和待批的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大武汉、皖西、关中-天水、长株潭、北部湾、海峡西岸、中原、成渝等。
成渝经济区20万平方公里,要是高速发展了就可以辐射到四川和重庆的全部地区,再辐射到更远的西部。
经济区就是增长极
听人说,国务院今年12月即将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确实件很高兴的事。
“成渝经济区”从概念提出到中央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将批复,经过了7年的时间。
2003年底,我们向国家发改委投标申报《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课题时开始做这件事。中间出版了两本书,第一本是国家发改委的课题叫《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这是2005年出的;到了2007年,从增长极这个角度,又出版了另外一本叫《川渝合作共建中国新的增长极》。
在这过程中,川渝两地的党和政府曾经派过三次高级代表团互访,签订合作协议,涉及到三届川渝领导。
从全国来说,全国人大几乎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进行关于成渝经济区的提案。民建中央、民建四川省委和民建重庆市委,在成都、重庆开了两次研讨会;全国工商联、川渝两地工商联在遂宁又开过两次研讨会,来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
在这段时间内,川渝毗邻地区,四川的巴中、达州、广安、南充、遂宁、资阳、内江、泸州八个市和重庆相关地区都共同发起过研讨会,彼此之间签订了很多合作发展协议。有的协议正在执行当中,效果相当的好。
国家发改委多次到四川和重庆来考察成渝经济区,协调川渝之间的意见、看法,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可以说是条件成熟了。国家的目的是在西部打造一个经济增长极,会有政策和产业布局的倾斜,像批准重庆的两江新区这就是一种政策的倾斜,不仅对重庆有利,对整个成渝经济区都有利。将来四川要成立天府经济区,如果国务院又批了,那对四川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四川发展需要两个经济圈
11月8日四川省委开会,我表达了这样的意见,四川的经济应该有两个中心区带动。四川的经济发展很有意思,成都肯定是个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另外毗邻重庆八个城市就由重庆这一个经济圈来带动。重庆周边这八个城市不是有个口号么:“大车跑重庆,小车跑成都”。大车跑重庆呢,说明它是产业和经济的联系;而这个小车跑成都,它是政治上的联系。
上海带动昆山属于这种范畴。在其他国家都有这种现象,像日本的东京与横滨,东京几千万人口的城市,横滨离它很近,是个小城市,但也很发达,日本的中国城就在这里。也就是说,大城市的周围必然要有很多中小城市作为这个心脏的布局。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配套协作关系,但是这种配套呢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主体都在大城市,小城市来给它配套,不一定,有些大公司的总部就设在小城市,大城市给它配套。首先考虑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半径,考虑成本就是考虑企业的利润,我认为是这样。
四川要有这个理念,四川经济的发展和重庆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统一的。重庆是中央直辖市,它有很多优惠政策,经济肯定会发展得很快。重庆发展快就需要腹地,它只有8.35万平方公里,属于成渝经济区这块也只有5.1万平方公里,腹地非常小。它的腹地在哪儿呢?就是周边四川这八个市。
四川这个八个市离成都这个中心很远,但是离重庆很近。重庆的辐射很自然就辐射到周边,然后再辐射到其他地方。所以假如说四川指导思想非常明确,这一块就依托重庆来带动发展,那么四川经济自然就上去了。这个在规划和指导思想上需要解决。
苏锡常怎起来的,并不是它们自己发展起来的,就靠上海产业带动发展起来的。所以,大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一个规律。四川不能因为重庆在行政区划上不属于自己就自己搞一套,自己搞一套还不一定能成功。
邻水是重庆的一个辐射区
邻水发展重庆的配套经济,可以叫做配角经济。这是一种新现象,大家用各种经济学的语言来概括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实际上,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之间是一种互相协调配合的关系。配角经济不是人造的,是自己发展起来后我们用政策去培育,完全地是人为地去推动它。
昆山之于上海,邻水之于重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成渝经济区是典型的双核经济区,一个成都,一个重庆,两个极,这是其他地区到现在还没有的现象。这两个核的周边都有很多中小城市,以核为中心,周边就是这个大中心的腹地,也就是它辐射的区域。四川毗邻重庆的八个市怎么发展?是以重庆为经济中心,作为重庆的腹地,依靠重庆的辐射来发展。邻水,它就是重庆的一个辐射区。
但是,我觉得毗邻重庆的八个市完全称为配角经济也不一定,可能有些城市还得以自身为主。比如四川自贡生产的产品,重庆就没有,不是它给重庆配套,而是重庆给它配套。完全把重庆周边说成是一种配角经济也不正确,它就是一种腹地辐射的经济关系。
在辐射发展中,行政壁垒肯定是错误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它的发展跟地方有利益关系,但是你不能阻碍它,等于不能阻碍中国的企业到外国去投资是一样的。经济关系和行政关系不一样,经济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政区域的分割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交通条件的改善,改革行政区就成为必要,反而会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