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的门道和热闹
(2008-08-08 23:22:11)
标签:
开幕式文化 |
分类: 闲言碎语 |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看着滚滚车流人流不会有过多的感觉;生活在农村的人,看着蒹葭苍苍不会有过多的感觉,同样,生活在中国的人,看着丝绸、汉字、太极拳也不会有过多的感觉……因此,当我看着张艺谋——我一直喜欢的一个导演所导的开幕式,真的没有过多的感觉。
礼乐、戏曲、飞天、武术、四大发明……真的耳熟能详啊。看着这个节目,可能每一个熟悉传统文化的观众都可以想象出来下个节目的大致名称。虽然场面很宏大,虽然张导的调度能力也是无可怀疑的一流,虽然现场灯光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很梦幻……
然而,我们因此就可以说开幕式不过尔尔吗?似乎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
这是一场面向全球的开幕式,观众有你有我还有更多的他,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聚焦鸟巢,聚焦开幕式,我相信其中的期待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复杂,有一点也许可以肯定,那就是期待看到东道国的特异之处,看到不一样的人群、不一样的文化,至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表达方法。阅读、旅游等等,不也都是在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最基本的愿望吗?也许,开幕式的很多内容对我们来说早已烂熟于心,习焉不察,但对于我们之外的人来说却可能是眼前一亮,击节赞叹。
此时,我们再回头看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也许可以体察张艺谋的良苦用心:他要让不熟悉中国的外国观众记住这届开幕式,进而了解中国,记住中国,又要让熟悉中国元素、熟悉张艺谋风格你和我看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场面,以免你和我哈欠连天。他要让外行看出点门道,又要让内行看出点热闹,看起来张艺谋是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而行之,其实这却是一种两面讨好的行为。抛开艺术价值不说,张艺谋选择的表达方式,其艺术风险几乎为零。
看着开幕式,想着张艺谋的小算盘,感觉他也挺累的。
写到此处,突然想起开幕式开始之前,本来在小区楼下玩的孩子很落寞地回到了家里,她对我说:“外面一个人影也没有,真没意思!”当时,我想,这不也是另外意义上的“万人空巷”吗?万人都空巷了,能只满足1000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