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

(2007-12-20 12:16:49)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文史杂俎
 

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于说“按姓氏笔画为准”之类的话了,在大多数人心目里,姓氏是一回事。其实,在古代,姓和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姓”、“氏”的起源很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所以,“姓”的本义是“生”,本来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氏”冠在男人的名前,表露着一个男人的封地、爵位、官职、以及追谥,代表了男人的荣耀、功业和尊严。譬如武王的四弟叔旦,由于其采邑为周,被称为周公。其实,周公为姬姓,周只是他的氏而已。

    氏集中产生于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顾炎武曾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姓和氏的区别:“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则不可通婚。

    显然,因为姓强调的重点在于血缘关系,所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姓”往往起着“别婚姻”的作用。“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所以,“姓”和“氏”里反映着至为重要的信息,切不可混为一谈。

    在长期的发展中,许多姓氏的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我们的日常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譬如下面十个姓氏的读音,就非常容易读错,不可不慎:

1,  句:作姓氏时读gōu

2,  黑:作姓氏时读

3,  区:作姓氏时读ōu

4,  朴:作姓氏时读piáo

5,  仇:作姓氏时读qiú

6,  查:作姓氏时读zhā

7,  繁:作姓氏时读

8,  员:作姓氏时读yùn

9,  蕃:作姓氏时读

10, 尉迟:作姓氏时读yùchí

 

 

欢迎继续阅读本文作者最得意的作品

《西厢记》:古典浪漫爱情的终结

本文作者最受争议的作品

白居易:诗笔曾是杀人刀

本文同主题阅读

“敦伦”原是“上床” “倒楣”不是“倒霉”

 

 

附:网友漫卷西风对“仇”姓的不同意见,供各位参考

    郭灿金在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告诉大家10个姓的读法,其中关于仇:作姓氏时读qiú,我在《更为叫绝的一字四姓》里提到这个姓的两个读法,并且在郭灿金的评论中告诉了大家这个读法,但是不知道怎么我的评论没有了,我想是不是郭给删了。在这里我对郭有点看法,你不仅仅是删了我的评论,可以这样说你在我的心中的地位也被删去。你是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学识渊博,但虚荣心极强。以为你说的就是权威,就是正确的。但是就这个仇字,我还是要告诉你告诉大家 
    这个仇,查资料只有仇qiu 姓,没有仇chou姓,但是实际有仇chou姓,仇qiu 姓大家比较认同,仇chou姓就经常被叫为仇qiu 姓,我的一位亲戚就姓仇chou,并且是一个家族,在宁夏永宁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验证。
    请郭不要误导,大家也不要误入歧途。
    尽信书不如无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