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师生成兄弟,转两篇文章,以纪念曾经的岁月

(2007-10-04 21:05:23)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雪泥鸿爪
 

其一:

有一种缘和酒有关

――与郭灿金交往十年

尤伟杰

(转自尤伟杰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377301000b9f.html)

 

    酒真是魔力无限,这种似水非水的液体,成就过个人,败坏过家国,有些人因酒走到了一起,有些人因酒分道扬镳、反目成仇。我和先生的交往虽不是从酒开始,却是和酒密切相关的。

    1997年,我来到古城开封,读我的大学。在校团委负责通讯社的工作的我,因工作关系,开始了和先生的交往。先生在校报收徒(带学生记者)标准很高,能带着学生记者的名号从学校毕业的,每年都寥若晨星。我天分不高,但为了那份荣耀,我写的很努力。后来,我如愿以偿,成了校报的学生记者,那一年先生收了两个徒弟。在编辑部里,他手把手教我画版,从报纸编辑的基本要领,到标题字体、字号的选择,一点一滴浇灌到我求知的心田。如果先生是座山的话,他是把玉石拿出来,交给我,而这,需要愚钝的我用一生去琢磨。

    还是说正题吧,说酒,实际上应该是醉酒,和先生在一起的醉。认识先生之前,我从来都没有喝醉过,我的醉酒记录,是从他这里开始的。第一次是大学毕业前,四五月份的样子,先生的弟子(往届的)来看他,我们一起出去喝酒。下午,回学校后,在教室里和同学聊即将到来的毕业及无法把握的未来,可能是酒精的刺激,我失声痛哭,同学劝不住,叫来了我的女友,把我带回了宿舍。从此,我也开始了用醉酒的大脑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先生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写道:你的优点能让你高飞九霄,你的缺点会象绳索一样把你拉回现实的大地。先生看我看得很透啊!把握好自己,才不枉先生对我的一片苦心啊!

    第二次醉酒是在先生的家里。毕业后的第二个春节,一共四位,他的同事、朋友万合利老师和他的两位弟子。其时,我在一所小学里教书,另外一位学生记者在我们县的一个乡里做宣传工作。象牙塔里的豪情已被现实磨去了许多,先生不让我们谈工作,不让我们喊老师,与我们称兄道弟。酒就是情,情就是酒,既然情酒合一了,酒就与水无异了。那天喝了多少酒,我不知道了。从先生家出来时漫天飞舞着雪花,天地间的这份师生情啊,风吹不走,雪盖不住。此后,我有半年时间,没碰白酒,开始考研。我做宣传工作的朋友也不甘寂寞,去了天津,进了一家外企,在技术部做负责人。

    通过研究生初试的消息是先生通知我的,那是2003年,我双喜临门,春节时我刚刚做了父亲。第三次醉酒也是春节,2005年的春节。也是四位,先生、万合利老师、我、我弟弟,一共喝了四瓶白酒,我清楚的记得。先生很欣慰,我能考到他工作的学校,又续了一段师生缘。除了读书,我又在校报编辑部做起了学生记者。我读他的文字,总觉得有无形的鞭在抽打自己,让我不敢懈怠。在先生面前,我又一次肆无忌惮地醉了。先生是海啊,给予我的太多太多。

    硕士毕业了,我走的有点远,不能常在先生身边,亲耳聆听先生的教诲。在网上知道先生断了烟,戒了酒,舞动着这自己的文字,一不小心还成了文化名人,又刚刚考上了博士。很为先生这一切感到骄傲!

    我说过,和先生的师生缘不是从酒开始的,也不会因为先生的戒酒而结束,但酒却在这份缘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感谢先生给我醉酒的机会和勇气,怀念和先生醉酒的日子,先生用酒帮我解读了人生,让我在醉酒里辨出方向。

    谨以此文,作为和先生交往十年的一个梳理,这份缘还会继续,还在继续,它会走的很远很远……

 

其二:

灿金我师

爱琴海

(转自爱琴海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f6b4601000d73.html)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话我听着都头皮发麻,更是说不出口。对于郭灿金老师,我认为用“一日为师,终身为兄”还是比较合适。我个人认为不管在年龄上还是心理上彼此都舒服一些。与灿金老师的交往已经有十年了,其间的“言传身教”甚少,更多的是关注与心领神会。在每个痛苦,快乐,或是平凡的日子里,心里总会默默的感到一种兄长般的温暖。这份情感平淡如水,浓烈似酒,如岁月般悠然绵长。

 

  十年前我有幸认识灿金老师,那时他是我的大学老师,十年后我们除了师徒关系,还有兄弟之谊。一个60年代生人与70年代生人,如有代沟那也顶多十年的宽度。更何况我多少还能读懂老师的文章领略到他的思想。我可以赞扬先生之风,高山仰之!但那只是思想与人品的高度,甚至与学术无关。因为学术于我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只所以陌生,是因为它的纷杂,他的鱼目混珠,它的沽名钓誉。先生混迹在那个江湖能保持一种高风亮节,真实的做文与为人。实属难得,所以说能立雪郭门也是我的造化。

 

  灿金老师外在显示是标准的文人气质,他谦虚,柔和,平易近人。但其内心更多的是彰显一种侠客之风。他写狗,就象庖丁解牛一样把狗解的只剩下一副骨架昭然于世;他写刺客写得有理有据荡气回肠;他写包拯另辟蹊径自成一言;他写李白游刃有余大气磅礴。能有如此犀利的文笔与胆气,非一般风花雪月之人所为与能理解的。灿金老师做到了。所以说,他不是凡人。尽管他在年届不惑时曾经哀叹“人未成名,身已老。”可是“吹尽黄沙始到金”在其随后的一年里。他的四部作品连续出版,另外又考上了博士。在百度中敲上“郭灿金”三字随即出来连接的网页一大片。难怪他自我调侃地说“光荣的进入下半生”。我想这并是他因为成绩沾沾自喜而是他境界的提升,思想的成熟。他完成了人生一次伟大的蜕变,心灵与肉体都迈向了另一高度。这高度有多高?需要用心去测量。

 

  在我心中老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丝毫的媚俗。他是一个有个性的文人。他在坚守着自己的思想阵地。“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这是他博客的签名。只是,何为偏?何为正?;何为操守?何为放弃?这其间谁有能说得明白。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剖析历史并构建其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把自己放在思想者的高度来对话历史,他对于历史人文具有哲学的逻辑与宗教的执着。

 

  说灿金老师不能越过去酒。他曾经创下了一次喝13.5瓶啤酒的个人记录。这个记录定格在他的青春岁月中。一个数字,一段回忆,温暖了曾经的时光。我也曾在大学毕业后去老师家里喝了一次大酒。现在想起来犹如昨天。可是回首间已经是十年人生路。而今老师已经戒酒了,想起喝酒醉酒的往事真的很酸楚。再次聚到一起喝次大酒的想法已经是奢望。戒了酒真的象老师说的那样,:“一万年如一日!”灿金老师的朋友许晖对此做如下解释:戒了酒,每天都是一个样;不戒酒,每次醉后都是再生。不愧是黄金搭档,牛叉!酒喝到这个份上了算是明白人了,酒没有白喝。

 

  05年春节我计划去老师家里一趟,结果未能如愿。我在电话里给老师解释未能成行的原因。当时我的语调有点低,老师以为我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后来确认没事,老师才放下电话。其实我当时很惭愧并很感动。惭愧的是因为一些事情未能如愿去拜访老师,感动的是老师在细节中体察学生。

  

  对于灿金老师我是尊敬大于恭敬。就象弟弟对哥哥的感觉。有敬意也不束缚自己,面对长者也不至于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老师的弟子众多,其中不乏高徒。但十年来我们一直断断续续的不间断联系。事在人为也在缘分。老师给我的毕业留言我铭记在心,“以十年为期,莫负我望!” 学生不才,只是可以欣慰的告诉老师,学生成熟的是身体不变的是良心。

 
   老师本计划这个夏天到我所在的城市来看看,遗憾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有实现。我随时欢迎老师的光临。因为我在,这个城市不会让您失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