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持父母打孩子的关键一点

(2011-07-08 00:32:35)
标签:

育儿

宝宝乐

教育方法

亲子活动

教育目的

分类: 育儿经

支持父母打孩子的关键一点

文/爱和自由

 

父母应不应该打孩子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然首先奉行的不打骂孩子就能教育好孩子的方式。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明明讲道理就能说得通,为什么一定要打孩子?别说孩子听不懂道理,那是你们讲的方式方法有问题。

 

的确,虽然同为人父母,可父母的类型却千差万别,就是这种差异所以没有一种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一些父母眼里,打孩子虽然不可取,但却是最直接有效的能约束住并给孩子以警示的方法。那些打骂过孩子并且把孩子培养的很优秀的父母也许会说:现在很多父母就是因为舍不得打孩子都把孩子过分溺爱而惯坏了。

 

以上两种父母也许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当孩子到了一个特定阶段或场合,有些时候说教以及无济于事,不管这种无济于事是因为此前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也好,还是孩子先天遗传也好,总之认为需要通过“打”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我认为这种父母还是不在少数的,也包括我,在我眼里有三种情形可以“打”孩子:

 

1、当面对危险事物时

宝宝经常对一切充满好奇,经常模仿家长的行为,甚至对插头、开关之类的危险物品毫无畏惧。如果跟孩子说过很多次不可以碰仍然没记性继续动,就可以打他屁股几下以警告。有些时候家长也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一个教训,小小的惩罚一下他们效果也不差。

 

2、当孩子行为不可原谅时

比如有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一不如意就会动手打人,平时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小朋友,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教训他一顿。当然不能一直打下去,平时要经常跟宝宝互相沟通,陪宝宝一起游戏。不要让宝宝一人独自游戏。经常逗宝宝笑,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经常带宝宝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亲子活动),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3、宝宝屡教不改时

有的孩子连续犯一种错误,父母虽然苦口婆心地教导,总是屡教不改,可以通过“打”以警告。

 

最后说一下我支持打孩子的关键一点: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当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时,父母事先并没有告知这是错误的行为时,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打孩子,还有父母不能在不理智情形下打孩子。平时父母也要做好榜样,身教是效率最高的教育方法,然后辅助于言传。

 

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打了孩子后,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孩子为什么挨打?切不可打孩子打哭后父母愤愤的转身而去。

 

                      欢迎关注爱和自由的围脖 http://t.sina.com.cn/1227407741        

         ----------------------------------------------------------------------

                   女人征服男人最好的武器(图)    七年之痒夫妻生活冷淡原因何在

              幼儿园报名遭遇老师问有几套房   父母如何对孩子“死亡教育”? 

                小三转正后又被前妻挖了墙角   苦追了4年娶到手的美女竟然性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