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尼奇窝窝
尼奇窝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69
  • 关注人气:80,6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2011-06-10 08:42:26)
标签:

育儿

专注力

视作

特长班

宝宝

分类: 其他

中国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文/爱和自由

 

前一阵看到浙大第一愤青教授郑强的一句话:中国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咋一看挺吓人,静下来想想其实还是有些道理。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好多家长以爱的名义却屡屡伤害孩子,育儿理念需要亟待更新。什么样的育儿经验最容易引发共鸣?是从有亲身经历、用心观察和长期积累的父母那里得来的经验;什么样的育儿理论最容易让人接受?是从一件件真实发生案例中提炼出来的理论。前不久一热心博友送给我一本书《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作者是一个园长同时又是一位妈妈周令瑜,她拥有17年幼教前沿工作经历,引入240个家庭亲子教育案例而写成的书。我读了第一章以后就就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书中用来讲述理论的篇幅比较少,而且很简单明了但是却能说到点子上,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笔墨在案例阐述上,简单的案例却几乎每一个都会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发生,书中的案例总是让我想起和宝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解答了不少我一直留在心里的疑问,同时还明白了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中国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奶爸奶妈们你们的宝宝现在多大了呢?会做什么了呢?这或许是很多爸爸妈妈们在一起谈起的话题吧,我们会为宝宝会做这个、会做那个而兴奋不已,我们会为自己的宝宝比别的同龄宝宝做得多、做得好而骄傲,会为宝宝不如同龄孩子做得好而焦虑,等到孩子慢慢大一点我们会为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比如绘画、音乐、舞蹈、英语等等的。我们楼道里的几个孩子就是这样,到了周末都见不到几个人,家长们为了给孩子选一个好一点的特长班到处去看,到处去问。我也在这个行列里,跟着去找好一点的学习班,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也跟着给女儿报了绘画班,因为女儿比较喜欢画画,晚上带着女儿一起做作业,经常女儿不愿意被老师的作业所束缚,我要费很大的劲去引导,女儿才会跟着老师的作业思路走,后来我觉得很码放,也怕因此扼杀了女儿的兴趣,于是我就放弃了让女儿做作业,女儿还是跟以前那样随便的画着。当我看了孩子不需要我们“教”这一节以后我明白我是无意间做对了。原来,我们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特别是对于小孩子,不管做什么,成人总会举得自己比孩子高明!成人的“教”只会给孩子锁上一个框框,牢牢束缚住孩子的思维,钳住孩子想象的翅膀,殊不知,孩子不需要我们“教”,但并不是我们可以不“管”成人要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和“学”的过程。成人要做的是为孩子“学”准备一个自由、宽松、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环境,给孩子的东西一定要是准确的,不能给些错误的东西。当孩子对某一些东西发生兴趣时,成人要准确的把这个失误所对应的概念告诉孩子,让“概念”和“事物”配对,在6 岁以前的阶段,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力、创造力、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发问的时候,就表示孩子在思考,这正是好的教育机会。原来我们大人所谓的爱,却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和想象。

 

当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孩子依然在堆积木,和老公玩的不亦乐乎,我喊老公和女儿来吃饭,可是他们就当做是没有听见,喊过三两次之后我就会比较生气,威逼利诱的让孩子到餐桌处吃饭。我也犹豫过是不是应该这样做,最后我认为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是应该吃饭,如果孩子拖拖拉拉的就是不守时,没有时间观念,这样会给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还有的时候为了能够出去散步,而哄着骗着女儿放弃画画而陪着我们去散步。不知道亲们有没有这么做过呢?可是当我看了不要以“建立良好习惯”为名,毁掉孩子宝贵的东西这一章节,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我打扰了孩子的专注力。专注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专注力越持久越好,不随意的打断孩子,是给孩子的行为以尊重和理解。这些其实我也明白,但是我没有把在吃饭的时候打断孩子看成是打扰了孩子的专注力,只是片面的想成了是为了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假设家长可以这样做:给孩子的行为以尊重和理解,不随意打断孩子,一旦孩子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不得以任何理由去打断他们,哪怕接将要吃饭、即将要睡觉、即将要出门,即将要回家……尊重孩子的任何一种专注的活动,孩子画画,我们将其视作画家在作画,孩子观察动植物,我们将其视作生物学家在研究;孩子在拆装玩具,我们将其视作工程师在工作;孩子在往水里扔不同的东西感受沉浮,我们将其视作科学家在做一项重大的实验……如果家长这么做,你的孩子一定不会坐不住,你一定会售后一个专注沉静的孩子。说的简直太好了,“哪怕”的那些事情,我都做过,而且迄今为止已知没有觉得自己错了,“我们视作……”读这一些我好期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幻想着如果小时候我的父母这么对我,那我会多么开心,那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到了女儿为了和我抗争而发过脾气,而“无理取闹”过,我这才明白,原来我是那么的不懂得我的孩子在想什么。

 

中国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还有很多观点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可是《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却把我们的认识提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而且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使得我们更知道如何去做。能到到这本书,我觉得真是太幸运了,但是遗憾的是我得到这本书的时间有点晚了,所以在这里推荐给奶爸奶妈们,希望你们用心的去读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记得啊要用心的去读啊。还有希望亲们可以来这里交流一下读后感啊,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好我们所领悟的道理,避免一些育儿中的误区,希望我们除了做孩子的父母还可以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