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园每月多交3000元进富班育儿 |
分类: 育儿经 |
最近一北京朋友跟我聊起他们小区幼儿园出现两个收费标准让家长们产生质疑,每月交900元孩子可享受到基础教育,而再交3000元,则可增加钢琴、外语、舞蹈等课程。这种政策让这位家长愤愤不已,本来生活就不太宽裕,一个月仅学费就高达4000元根本无法吃得消,如果不交又怕对孩子心理不好,交的话家庭日常开支无法周转.....
我们可以想想一下,当额外交了3000元的孩子去学钢琴、外语和舞蹈时,只交900元的孩子只能在教室坐着,这样的做法活生生地将天真的孩子们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划分标准仅仅是根据他们家庭背景的差距,这种情形是多么令人悲哀?幼小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这种看似谁愿意谁交的“一园两制”等于分了贫富班,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非常不利。
幼儿园只是让孩子开心玩的地方,家长的经济差距为啥非要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继承”着体现出来?以贫富分班的做法只会让小孩子之间的教育环境“人为分化”,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划上一道不平等的烙印,让孩子们从小便滋生“贫富贵贱”思想,这种以钱为标尺,让他们的第一课从“人生而不平等”开始。
从市场经济考虑,花一分钱享受一份服务符合市场规律,可是把这一规律放在孩子性格塑造关键期的幼儿园里是不是太早太生硬?我女儿所在幼儿园价格虽然不比北京,但也大同小异,现在女儿的幼儿园推出大小10个额外收费的兴趣班,一个班一个学期200。我看过一次在户外的活动,没有报名的孩子只能坐在周围当观众,我想任何一个家长看到后都有再拿出200块钱给孩子报上名的冲动,可是能给孩子全部报上么?
从幼儿园角度看,如今大多幼儿园特别是公立的盈利并不是很多,他们或许靠着这些额外收费来搞点创收,价格摆在这里,想上就交钱,似乎也公平合理,我女儿幼儿园就有一些与社会机构合作办学,收入分成,开家长会的时候园长也坦然承认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幼儿园在搞这些各种特长班的同时,也要考虑那些交不起钱的孩子提供基本的美术、音乐课程学习。
不得不承认,我国在好多地方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用软刀子逼家长学生就范,相比美国教育的教学资源均衡平等,中国教育则是一个劲的集中,重点,机关等学校出现就是体制下的产物。可以预见,我们当父母的类似这位博友的纠结还会再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