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上海家庭条件幼儿园皮笑肉不笑育儿 |
分类: 育儿经 |
昨天远在上海的表姐开始准备给孩子上幼儿园报名了,不过在报名过程中却遭遇极囧一幕:老师不停地询问家长的工作和职务,收入状况等等。她也亲眼看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幼儿园报名老师问:“你和你爱人是做什么的,啥职位?”,还有的老师干脆对着三四岁的孩子问:“你家里有几套房呀?有车没”?这让我表姐无所适从,不禁疑惑从心底起:这到底是选孩子,还是选家长?老师问这些目的是啥?
我真的希望是老师和家长通过谈工作,聊收入的目的只是想多了解一些孩子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或者收集一些“家长资源”以备后用,真的不愿往别的地方去想,可是老师却问一个孩子有几套房却不问父母的行为还是让我说服不了自己。
是不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条件差的会被晾在一旁?孩子会不会因为家庭条件,被分成三六九等?如果因为孩子的家庭出身就给他们贴上相应标签,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一位家长曾跟我说她目睹了辛酸的一幕:一天见一妈妈骑自行车送宝宝的,宝宝对着老师说早上好,老师皮笑肉不笑的点一下头,见到小车送的,家长不用下车,老师老远就小跑过去把车门打开把小宝宝抱下去!
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都是可爱而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家教观念、环境等影响,成长历程各不相同,性格能力也大异其趣,这才让校园多姿多彩。英雄尚不问出身,教育又何必谈分类呢?当然我相信类似于幼儿园报名老师还问家里是否有车有房的老师不会占据主流,但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总是让人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