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尼奇窝窝
尼奇窝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021
  • 关注人气:80,6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和学校谁是性教育传授主体?

(2010-12-31 09:19:18)
标签:

少儿

中国

孩子性教育

进行

性知识

分类: 育儿经

         家长和学校谁是性教育传授的主体?

             ——少女3年流产11次映射性教育严重缺失

                   文/爱和自由

 

前两天看了央视一期关于对孩子性教育的节目,主要问题是中国性教育现状、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谁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邀请了孩子、父母、专家、老师现场互动参与,话题一开始主持人讲了一组数据“全球每分钟有10名少女选择流产!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意外怀孕发生率以每年6.86%的速度递增”!此前我看了条消息:一名不到18岁的少女,从13岁起就有流产史,在过去的三年中,她一共流产了11次!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的确令人恐怖!随后嘉宾围绕对孩子性教育展开讨论,场面非常激烈火爆,主要争议是父母是不是性教育的主体?性教育应从几岁开始?作为已为人父的我也受益匪浅。我也说一下我的认识吧,和各位父母们一起交流。

 

看了这节目我既高兴又纠结:

高兴的是:在中国关于“性教育”问题终于可以在公共场合放在桌面上讨论,这就是一个很大进步。而且是在央视直播,要知道以前我上学的时候老师上生理课都是把关于人体性器官部分直接略过去的,但课下好多学生都在偷偷着自己看,这说明学生是有需求的。但那时任何性问题不管老师还是父母都是遮遮掩掩的,搞不好还是一顿痛骂,所以那时候没人问也不敢问,现在想想自己成长经历好多关于性的认识有好多搞笑的经历;

 

纠结的是:因为邀请到现场的都是知名专家、老师,但他们对性教育的观点却大相径庭,现场与其说讨论,不如说是争论,因为现场气氛非常紧张,作为一个普通父亲本想通过这个节目看到一个专家们都认可的对孩子“性教育”方法,可惜一直到节目结束我也没有看到。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专家层面都没有一致观点,可见我国对孩子如何开展“性教育”研究的不太深入,国家也没有太重视,离全国统一的列入教学大纲的日子看来还是有一段日子。

家长和学校谁是性教育传授主体?



但我们的孩子却一天天长大,我们不能等专家们研究出统一方案后再教育孩子,我们当父母的只能摸石头过河,学一点交一点。因为像70后甚至大部分80后的父母大都没有接受系统的性教育,自己心里也都没底,所以在性教育的道路上充满了一定的盲目、风险和错误

 
    在国内特别是农村关于性方面的教育问题,大多数中国父母们的脑海里从来就没有这根弦。中国家长们一向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绝不能让他知道这种事情,更不必专门对孩子“开课”,多数家长视性教育为“洪水猛兽”,他们相信,孩子们长大了自然就会懂。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是父母给孩子无形的对性加了一层神秘面纱。他们会愈发好奇。就像开始提到的14岁的女孩已经堕胎3次了,因为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不知道多次流产对身体可能带来的伤害,好多学生在校期间怀孕等更是屡屡出现。而在英国11岁左右的女孩已经懂得用避孕套了,而他们这些都是从课堂上学的,老师教学生怎么使用,在国外性教育一般从小学就列入课堂讲授内容。从这点上来看,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显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我们应根据自己国情展开。如果孩子上学没有性教育方面的内容,那么当父母的应该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特点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从孩子最初的“我从哪里来?”,“性别差异”,“性别意识形成”,“女孩哪些地方不能让别人碰”,“男女小便为啥姿势不一样?”等到“为什么长阴毛”,“为什么女生不长胡子?”“女生月经是怎么回事?”“男孩遗精是怎么回事?”,“怎么能怀孕?”等问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但性教育不等于性启蒙,给孩子讲解性知识不是鼓励孩子进行性探索,就像大学发放避孕套一样有争议,这是个尺度把握问题。

 

在中国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学校、老师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也是能在短期能迅速提高性知识的。但孩子的父母队伍庞大,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想对孩子进行良好性教育只依靠父母不太现实,毕竟有好多父母信息闭塞,不能天天上网查,他们的孩子同样需要性教育。在理想的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性教育老师,他们对孩子通过生活相处的点点滴滴对孩子的简单问题解答沟通,孩子长大后学校课堂另一个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专业老师系统专业讲解能使孩子获得全面的较为深入的各种性知识,可是现在问题是,在我国各级学校里,能做到的有几个?孩子大了不在我们父母身边科学的性知识如何获取?这是最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