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尼奇窝窝
尼奇窝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69
  • 关注人气:80,6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才能避免悲剧?

(2010-05-23 00:09:25)
标签:

富士康

缺失

罪魁祸首

保安

卓别林

杂谈

分类: 教育思考

         农民工父母应从十连跳中得到什么启示?【博首】

                            ——不要把责任全部全推给企业和社会

                            文/爱和自由

 

第十跳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富士康成了媒体高度关注的“跳楼中心”,诚然富士康企业的管理有问题,特别披露一段富士康保安暴打职工的视频出现后,媒体把10连跳的原因全归咎于富士康没有“人爱”的管理体制,还包括疑似有2名是被杀死后抛下楼的事件更是把富士康内部的管理问题推向了“断头台”。富士康当然要承担责任,但是应该承担所有责任么?总有一部分人想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推得一干二净。于是家人和民众迁怒于富士康,富士康归咎于社会和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才能避免悲剧?



在富士康成为跳楼中心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乃至世界,跳楼的大公司比比皆是,各行各业都有,比如华为的3连跳事件,法国的一家公司15连跳。所以我们不能孤立的直盯着富士康把它妖魔化,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当然富士康如此密集跳楼,郭台铭的企业文化也逃脱不了干系,但企业追逐利润的本质不会改变,也就注定对员工好不到哪去,最关键的是我们改变不了富士康太多,但我们可以把握的也许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人活着谁也有压力,跳楼就是懦夫。

 

今晚看到富士康发言人的新闻让我对这个社会清醒到极点,大致意思是:富士康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主要社会责任是产出好的产品,只让富士康一个企业来承受10连跳的责任是不现实的,让富士康自己来避免以后类似事件也不可能,关爱的企业文化诚然很关键,但不是主流。退一步讲,你不适应富士康,辞职好了,有必要走绝路吗?不要把富士康当成辅导年轻人的心理的场所,再说,过去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政府和社会对这方面的问题都准备不足,何况企业呢?

 

在全社会如此聚焦富士康下官方说出如此的言论让我对富士康做出大的改变不报以希望了,所以我们只能自救,讨论自身的问题,一个成人进入企业前,他的性格、心理发育已经基本形成,而之所以有10连跳的出现时因为他们先前的教育问题出现缺失,他们抗打击能力不过硬,而富士康高强度的管理体制成为了自杀的诱因。

 

所以我们应该把根本原因往前推,在推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富士康里面都是些什么的人?众所周知,富士康是一所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强度的劳动时间和简单的重复让他们成为了新时代的“卓别林”,而这些“卓别林”普遍是学历不高的来自农村的“贫二代”,而这些跳楼的十个里面大多是这种成分,那些保安和底层的职工都年轻气盛,吵起来谁也不怕谁,谁也不服管,很容易动手动刀,所以很值得怀疑十连跳里有没有是他杀的。

 

“贫二代”是怎么来的?他们大都来自与农村,因为家庭贫困未考上学,而她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看管,这样的特点导致了他们的教育严重缺失,这样的环境下致使他们形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性格极度压抑,不自信,内向的“自闭型”,据说跳楼那些好多是因感情问题;另一种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野贫二代”。看到网上富士康保安和职工对骂对打的视频,感到他们谁也不怕谁,更像一群黑社会在打群架!职工素质不高,保安素质更搞不到哪去!于是出现被打死后丢下楼假装成跳楼自杀的猜测完全可能。

 

如果被打的或者高度劳累紧张的是“自闭型的富二代”,那么就容易想不开,从小没有得到家庭的关爱,在外也证明不了自己,感受不到社会的温暖,如果忽然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争吵,他们很容易想不开。

 

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城市里也有,但农村的比例要更多一些,在媒体拷问企业和社会的责任的同时,也希望各位父母也考虑一下自己的责任,在农民工“贫一代”整天在外奔波养家糊口时候,你的“贫二代”的孩子正在遭受更严重的精神和心理上的贫乏!

 

目前全国都在关注农民工,关注他们的养老、医保、子女教育,可是目前子女在父母打工所在城市上学仍然是困难重重,离开了父母监护人的教育,孩子的物质可能富有了,可是他们的教育却严重贫乏了!匮乏的教育导致他们的人生观、性格上的不完整,也许这才是十连跳的根源所在。如果不加以警惕,在各行各业这样的悲剧仍然会继续上演,而不仅仅是在富士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