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守儿童喊声父母奖10块钱辛酸了谁?

(2009-08-05 20:51:16)
标签:

教育

家庭

留守儿童

喊声

父母

杂谈

分类: 社会现象感想
        留守儿童喊声父母奖10块钱辛酸了谁?

                           文:回到最初

 

    留守儿童燕子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与留守在老家的孩子交流又无从谈起,孩子视父母为陌生人,连爸妈都不愿意叫。为了挽回与孩子之间缺失的亲情,其父母竟然让孩子喊一声爸妈奖励10元....而留守孩子则哭诉说:“我不想父母……我不希望他们回家……”                 

                                                 ————谁来拯救留守儿童的残缺孤独的心灵

 

    燕子的父母是租住在我小区的一个地下室,他们离家很远,父亲在一家装饰材料公司打工,母亲则是跟着季节走,到什么季节的水果就贩买点水果,由于他们这个职业越过节越忙,所以很少回家,尤其是过年!

    在农用资料成本高,孩子上学费用高的压力下,为了改善生活状况,燕子的父母从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家涌进城市务工。但限于工资收入、居住条件和时间等原因,虽然在城市工作,却无力解决燕子进城读书等问题,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燕子就划分到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个队伍里了。长期时间的隔离就造成了开篇那一段描述的场景....而这只是千万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一个罢了!

留守儿童喊声父母奖10块钱辛酸了谁?

 

    众多的“留守儿童”的共同特征:他们与父母接触的很少!他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兄弟或其他亲属代为照料,无法享受完整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

    而根据专家介绍: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看到这些让人心酸的场面,不禁让我感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而且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如此长期下去,会对农村孩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农村孩子成功也会变成异常艰难!即使成功了,也不敢保证其心理的健康,而这些往往会决定其一生的发展!

   

    一、孩子们很可怜,但很危险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心灵的上空缺是非常巨大的!除了专家说的那些理论分析外,及时孩子长大后,他们幼时留下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得到后的满足感会极大左右他们的后期发展!说句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将他们前期的辛苦而摆脱了农村生活的成果毁于一旦!而根源很可能就是正是这种心灵上的缺失!虽然没有专家作过这种问题的研究统计分析,但是据我身边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是很多的,说到底那些犯错误的人就是定力不够,抗诱惑性差一些!

 

    二、父母也不容易,很辛苦、很无奈

    经常在一些媒体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些留守孩子犯错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后访问其父母后,他们都会悲痛诉说:我们出来这么辛苦为了啥?我们这样做也不是为了孩子么?他们怎么这么不懂事!还有父母说:我们也知道陪孩子少对孩子不好!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在家里吃啥花啥啊?又不能把孩子带出来!从回答中不难看出:父母出来对孩子也很不舍!但面对生活的窘境也很无奈!

    给这些父母提议:外出打工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城市,每月定期回家看几天,少挣几天钱,孩子放假后尽可能带到城里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城市生活条件再艰苦,孩子也是快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