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困惑:孩子为什么不敢善良?

(2009-03-03 07:17:11)
标签:

老奶奶

老人

小童

老太太

彭宇

美德

爸爸日记493篇

1y9m20d

育儿

分类: 社会现象感想

                          文:做最好的自己

 

    开篇首先问第一个问题:如果你带孩子出去玩,见到一个老人摔倒,你会教育他扶老人吗?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孩子看了彭宇现象的故事后问你为什么帮助老人反而会有罪,你怎么回答?
    最后我要拷问整个社会:为何面对摔倒的老人我们“不敢善良”???
    这对现在文明的社会来说,是一种无比的讽刺。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现今这般的局面?
    前几天我看了一则新闻,大致如下:南京某位75岁的老人从公交车下车的时候摔倒在地,没有人上前搀扶。这位老人神明不衰,马上大喊:“我是自己摔倒的,和你们没关系!”然后才昏过去。众人闻老人之言后,惊讶之余并如释重负,才纷纷援之以手。后来采访老汉说:“他跌倒以后,周围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扶他,他能够理解,所以才撇清关系,先承认是自己跌倒的,这样乘客们都排除了顾虑,自然会上前帮忙”。 
    我忽然想起道德与法制的一个访谈:
    也是发生在南京的事:一个叫做彭宇的小伙子搀扶一个摔倒的老太太,最终被老太太及其家人告上法庭。那次是那位小伙子输了,我至今记得当时的判词:“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为人父亲,这个现象让我很是矛盾:
   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这绝非表明人们都失去了同情心,人们只是在权衡利弊中犹豫不决。假如按照“彭宇案”中的荒唐逻辑,“谁撞到了老人谁才会去扶”,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我们的社会是进步了,有时候总觉得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一个精神分裂的状况。一边是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社会上有多少动人事迹和美德,然后把各类英雄与壮举拔高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上;一边在用一种判决提醒着大家,如果你在他们的“常理”与“情理”中不能得到理解,那么你会很惨的。这种分裂有时候让人不是缺乏善良,而是不敢善良。不敢善良的结果,就是终于我们进化到了大喊“我是自己摔倒”的程度上。
   想起我小时候读的文章《她是谁》:
   王小童上学去。
  有位老奶奶在他前边走。刚下过雨,路很滑,老奶奶摔倒了。
  小童赶快跑过去,把老奶奶扶起来,送她过马路。
  这时候,一个过路的人问小童:“她是你的奶奶吗?”
  小童说:“不是。”
 “是你的姥姥吗?”
 “也不是。”
 “她是谁?”
 “我不认识她。”
   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几个天真的小朋友,却演绎着人性最初的纯真!或许对一个单纯的孩子来说,他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助人为乐,只是看到一个老奶奶因雨天路没摔倒在地上,出于人性的本能上前把她扶起来!并不是因为是他什么人才会上前去扶去!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年轻过,都会老去,当他人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我们应当伸出双手。而老人摔倒的地上,出于本能的反应,应该上前将他扶起,只是在这个利益至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很多传美德在利益的驱逐下渐渐地离我们远去!当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物质充实了许多,可很多人性本能的美德正在时间中悄悄流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