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你到底要害死多少个人?
(2008-10-21 12:09:40)
标签:
茵栀黄注射液静脉中药注射剂陕西省健康 |
分类: 社会现象感想 |
19号上午,卫生部通报:陕西省有4名新生儿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
关于扫盲:
茵栀黄注射液:一种中药制剂,由于有退黄的功效,因此常用于治疗婴儿黄疸。属婴儿常用药。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属上述的候者。
【用法与用量】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症状缓解后可改用肌内注射,一日2~4ml。
中药制剂: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新闻回放:山西太行药业茵栀黄注射液致1名婴儿死亡
19号上午,卫生部通报: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批号为071001)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
同时黑龙江省卫生厅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医疗机构立即对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进行全面清查、封存、暂停使用,并将清查情况逐级上报。
中药静脉注射剂又出事
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几年前的“鱼腥草事件”算是中药静脉注射剂残害中国人民的最严重事件。
想想,国际通用的静脉注射剂只允许有一到五种化学成分,而一个鱼腥草静脉注射剂就含有48种化学成分。比如,盐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盐,糖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糖,如果一支注射剂里含了4种药物,就要查配5禁忌。
而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把国际准则,人体(肾脏)只能同时接受5种化学成分以下的科学标准,一下子提高到48种,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其二,在现今的中药注射剂中,有些不得而知的成分是直接被扔进血管里的。
我国现执行的中药注射剂研发规定中,有一项很关键:以净药材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2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25%;以有效部位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7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80%。但是,另外的百分之几十是什么?会不会有毒副作用或者引起不良反应?不得而知也不要求知道,但却直接输进血管里去了。
其三,不学医的人可能不十分清楚口服药和静脉用药二者之间的巨大区别。
对于口服药来说,人体的胃肠道就是一个天然屏障。而药物进了静脉之后,就只有肾脏一条出路。只要肾脏说干不了,病人就得死。所以,中药用大锅熬点喝喝还成,静脉注射还是要慎之又慎啊!
其四,如果谁要标新立异,做事离开国际标准,一定要一步一步来,一定要做充分的动物实验。
像鱼腥草注射剂中已知的80%化学成分不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不知道抗的是那个细菌,有无抗菌消炎作用不清楚,有20%的成分还不知道是什么。
而针对这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专家们是这样解释的:“关于中药注射剂中20%成分不清问题,由于中药成份的复杂,不可能等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再进行开发。”一副强买强卖的嘴脸。什么叫“不可能等”,能不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细菌感染用其它的抗生素都不行,就在等你这副灵丹妙药去救命?中国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识别中药静脉注射剂:
其实中药静脉注射剂是很好识别的,成分复杂的中药注射液很难做成完全透明的液体,基本上都是黄褐色液体。
前一篇:我是这样搞定微软的黑屏伎俩的
后一篇:东西是别人的手里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