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不过三”终捧澳网奖杯 这样的李娜无需改变

(2014-01-25 20:12:05)
标签:

李娜

澳网

大满贯

网球

举国体制

体育

分类: 纵横体坛

“事不过三”终捧澳网奖杯 <wbr>这样的李娜无需改变


  从第一盘的极度焦灼,到第二盘的干脆利落,李娜用一座澳网大满贯奖杯,又一次点燃了数以亿计中国人的热情。四年,三次打进同一项大满贯决赛,老话常说“事不过三”,就这样,31岁零334天,李娜成为了澳网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女单冠军。


  时间回到一年之前,李娜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两次意外受伤摔倒,最终成就了阿扎伦卡卫冕澳网冠军。也就在去年与阿扎伦卡比赛后,站在罗德拉沃尔球场中央的李娜许下承诺:“虽然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我仍然希望明年还会再来。”而当今年澳网半决赛击败布沙尔后,李娜在展望决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努力不要摔倒”。现在,李娜说到做到,这一次,李娜真的回来了!这一次,李娜真的没有再摔倒!


  无论你相信不相信“攒人品”这事儿,但本届澳网中的李娜绝对是“人品”大爆发。除了第三轮挽救赛末点逆转过关之外,在李娜的晋级道路上,最大竞争对手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阿扎伦卡、拉德万斯卡先后被一匹匹黑马淘汰出局,李娜则没有碰到任何一位世界排名前20的球员,而且每个对手的打球风格都是正中李娜下怀,其中与齐布尔科娃的过往交战记录更是四战全胜。

  说到性格,李娜绝对不是个“会来事儿”的人,在球场上,因为不喜欢发球时有人出声,你经常看到李娜做一个示意观众“闭嘴”的手势,在球场外,由于不懂得维护媒体关系,与国内外记者“斗嘴”也就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因此,场上让人“闭嘴”,场外跟人“斗嘴”的李娜,经常会成为媒体“炮口”的攻击目标。喜欢李娜的人觉得李娜性格直爽,从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而对于不喜欢她的人来说,李娜就是在耍大牌。


  对于个别“外行”采访记者来说,新闻专业毕业的李娜绝对不是个讨人喜欢的运动员,因为李娜经常不会按照采访记者提前打好草稿的回答方向去回答问题。估计所有网球迷都还记得当年的“三叩九拜”事件,当时李娜几乎遭到了众多媒体“围剿”,就是从那时起,李娜与记者的“矛盾”被无限放大。也正因为如此,李娜在今年一场澳网比赛赛后与相熟记者的玩笑,就被一些媒体画蛇添足的渲染成了“再呛声”记者。


  毫无疑问,李娜与姚明都是中国体育的国际“标签”,而且两人都会时不时的在公众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睿智幽默。然而,李娜的“娜式”幽默与姚明的“姚式”幽默并不完全相同,李娜的幽默感时常是带有反击性的,会让一些人感觉到不舒服。在这一方面,李娜到与国际足球名帅穆里尼奥有几分相似,两个人都喜欢用主动“进攻”来保护自己。不过,无论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性格,但这就是李娜,不因任何人去改变。


  除了性格之外,作为中国网球第一位跳出“举国体制”之外的运动员,李娜始终躲不开一个话题:体制带给了李娜什么?一直以来,关于举国体制限制还是成就李娜的话题就争论不断。李娜“单飞”曾引起了中国体育界的轩然大波,甚至落下过“忘恩负义”的骂名,但随着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弊端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李娜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其跳出体制之外。李娜曾一次又一次面对关于自己与体制的问题,今年的澳网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举国体制,或许就没有自己如今的辉煌。


  再次回到捧起了澳网奖杯的李娜吧,在成绩面前,任何的争议都无比苍白,任何的讨论都毫无意义。现在,李娜可以带着一座澳网奖杯和265万美元的奖金回家过年了,而这个冠军,同样也是献给所有中国人的春节礼物,祝大家春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