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展和援助组织联盟乐施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发展更美好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中,该组织警告如果世界各国领导人不立即采取行动改善全球食品体制的话,主要食品价格20年后将上涨至目前的一倍以上。报告中着重指出了4个“食品安全热点地区”——非洲东部、危地马拉、印度和阿塞拜疆,这些地方面临潜在的粮食短缺问题。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日益上涨的粮食价格正让数以百万计的人口陷入贫困状态。
继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后,中东小国阿塞拜疆又面临着新的危机——粮食危机!尽管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和石油储量不少,但不断飙升的食品价格正威胁着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近日,摄影师David
Levene探访了难民聚集的阿塞拜疆巴尔达地区,用镜头记录下正在遭受全球粮食危机影响的阿塞拜疆民众生活!

Gulnara正在为全家人做饭。她有三个孩子,她说:“我们家平均每三周吃一次肉,家庭收入的70%用购买食品,还有就是孩子们上学,交通费和取暖开支等等。”她还说,“如果食品价格能降一降,我就能送我的大女儿去上大学,她是多么的渴望继续她的学业。可食品价格如果一直这样,对我们来说就可能很困难了。”

巴尔达的水果蔬菜市场。Shakir
Hasanov说,“因为食品价格暴涨,许多人甚至不能来这里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前能买20公斤土豆,现在就只能买15公斤,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少吃。面粉价格也比去年涨了50%,我最担心的是我和我的家人会因为买不起食物而挨饿。”

一辆满载面粉的汽车。在农村,许多人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种地和干些杂活儿谋生。奇怪的是,基本食品(比如面粉和鸡蛋)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农民的农产品价格却在下降。

路边卖肉的小贩。不到一年的时间,羊肉和牛肉价格分别上涨了36%和13%。

Sevinj
Ismayilov是家庭主妇,他的丈夫Tahir也失业没有工作,他们还有3个孩子。Tahir说:“现在木材很贵,我们买不起木头取暖,虽然这时候的天气还是很冷。我们没有收入,物价却在飞涨,这让穷人没法活。”

被迫从敏感的阿格达姆区搬到巴尔达区的Ismail和Eldar父子开了一间小商店,但是他们面临很多困境,他们不是巴尔达居民,没有任何财政援助,他们甚至要借高利贷维持经营。父亲Ismail说:“这里很多人没有钱买吃的,我们理解他们,他们可以月底或者一两个月后再付钱,但我不能始终这样做,那样我就破产了。”

Nigar
Mammadova在喂鸡。她是一个单身母亲,1994年全家从阿格达姆区逃到这里,丈夫却在阿格达姆区去世了。她现在在一所学校当老师,每周上八小时课,收入极其微薄,甚至不够全家取暖之用,更不用说食物。她和儿子不得不去找一些其它工作挣钱补贴家用。她说:“我们没有钱养太多家禽,饲料的价格一年涨了80%。但一直养着母鸡,这样起码不用为鸡蛋和肉再花钱。”

传统方式烤面包。妇女们隔一段时间,就一起这样烤面包。

Mahammad
Mammadov正在洗菜,Yeman Mammadova则坐在一旁晒太阳。

靠种植胡萝卜等蔬菜为生的Gara。

Nuride
Mammadova和她的丈夫以及3个孩子一直住在1987年结婚时的房子里。他们的大儿子患有自闭症,而他们最大的问题还是难以负担基本食物和取暖开销。

Rosa
Abbasova展示她家的自制奶酪。

Mirza
Bakhishov一家展示他们一周的食品开销。他们一家收入多少取决于他们养的牲畜和家禽。

废弃的老式加油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