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经典剧目 |
(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改编)编剧:伊 明
导演:吴贻弓 吴永刚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12月摄制
一望无际的海洋,空中黑云滚滚,映入海水中。黑沉沉的浪涛澎湃。
星月交辉,海上闪耀着粼粼碧波。
歌声起,悲怆而沉寂。
远隔重洋,远隔重洋,
重洋彼岸我家乡,家乡,家乡,家乡。
遥望长空,遥望长空,
长空之下我故国,故国,故国,故国。
飞雁断,音信绝,故国梦中归,觉来双泪垂。
歌声落到以下的画面:
蜿蜒的长城。宏伟的前门箭楼。
一行骆驼迈着沉重的脚步在黄土大道上行进,大道扬起了风沙和驼铃声。
辽阔的长空,海鸥飞翔。
香山的枫树,满山红遍。
万寿山,佛香阁,玉琢银装。
中山公园的古柏林间,皑皑的雪地上,六岁的小英子挽着她双亲的手,信步走来。
春天,牡丹盛开,鸟语花香,来今雨轩①茶座的前面。
小英子和她的双亲在花丛中观赏。
夏天,英子和她双亲在昆明湖上放舟荡漾。
奔腾的黑云,汹涌澎湃的浪涛。
大街上,行人驻足,惊惶失色。正过着出红差的队伍,监斩官骑着高头大马,敞
车上押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学生模样的人,背脊上插着打着红勾的法条,观者寂寂无声。
星月辉映的云空,礁石满布的海岸。
(上述画面上,叠印片头字幕《城南旧事》。歌声止。)
一
胡同拐角的井窝子旁。吱吱呦呦的独轮水车一辆来一辆往,满地是水和冰,井边
已结了厚厚的冰柱子。
胡同里。惠安馆门口,辫子甩在胸前的一个大姑娘倚门而立。小英子挽着宋妈的
手匆匆走过,英子频频回首。放话匣子的人正在放《洋人大笑》的唱片,周围围了不
少人。
静静的胡同,夜深人静,更锣声声。
透过枯枝,看到蒙蒙的冬阳,一群家雀飞来,叽叽喳喳。
胡同里,几匹骆驼卸下了煤,正在吃草料。
站在自家门口的英子看着骆驼吃草,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出磨去。英子模仿着,
她的上下腭也交错地动着。
英子奔进自己的家,院子里,爸爸正在付煤钱,英子跑到他身边。
英子:爸爸,骆驼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
爸爸:赶狼呗。
英子:不,骆驼走远道儿,怕一个“人儿”,挂个铃铛,叮叮当当的,又好听又
热闹。
爸爸(想了想,笑了):唔,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宋妈拿起竹篮子和秤。
妈妈:宋妈,看有没有鳜鱼,买两条回家。
宋妈:嗳。
英子(跑到宋妈身边):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你不怕惠安馆的疯子?
英子:她每回见了我都冲我笑,要不是您拉着我,我说不定过去跟她搭上话了。
英子跟着宋妈往外走去。
油盐店里。宋妈和英子走到柜前,英子看到一个穿红棉祆裤的妞儿,两只手端了
两个碗,给了一大枚,又买醋,又买酱。伙计扣住了她一碗酱逗她。
伙计:妞儿,唱一段才许你走。
妞儿不作声,象要哭了。
英子看在眼里,生气了,一下蹿到妞儿身旁,双手叉着腰,瞪着眼。
英子:凭什么?
伙计们笑了:这妞儿好厉害。
英子过来把伙计扣住的一碗酱拿过来,递给妞儿。妞儿朝她笑了笑。
从门外传来嘈杂的人声:来了,来了!出红差的过来了!
不时传来开道的锣声。
店内的人纷纷拥向店外,宋妈拉了英子也挤了出去。
大街上。街上聚满了人,都向一个方向昂首观望。宋妈和英子从人群中挤进来。
从街的一头出现了出红差的人马,监斩官骑着高头大马。敞车上押着两个五花大
绑的彪形大汉,身上披着大红稠子,背脊上插着打了红勾的法条。
看热闹的人拥来拥去,喊着笑着。两个死囚喝得醉醺醺地也在笑。
其中一个:“哎,哥儿们,给咱们来个好儿!”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和喊声:“好啊!”“恭喜恭喜!”
英子的手紧紧地攥着宋妈的手。
敞车从她们面前过去。
井窝子旁。独轮水车吱吱呦呦地一辆来一辆往。宋妈和英子一前一后走来。宋妈
的竹篮里,满装着猪肉、冬笋和对虾,英子手里提着两尾鳜鱼。英子把手里的鱼交给
宋妈。
英子:宋妈,你先回,我在这等妞儿。
宋妈:早点回,可别到吃饭了还找不到你的影儿。
英子“唔”了一声,留了下来。
英子的眼睛一亮,看到一身红棉袄裤的妞儿,在那边闪了过来。妞儿走到英子身
旁,笑了笑,指指后面。
妞儿: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英子:嗯。
妞儿:第几个门?
英子(伸手指头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家去玩玩。
妞儿(摇摇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英子:怕什么,她又不打人,我带你走。
妞儿:别介,一忽儿我爹就要找我吊嗓子了,赶明儿见。
妞儿走了,英子也走了,到分手时,英子对她招了招手,妞儿对英子笑了笑。
惠安馆门口的胡同里。
英子跳跳蹦蹦地走着,突然停步,随着她的视线,我们看到,那个辫子甩在胸前
的大姑娘倚在门边,她咬着辫梢笑看着英子。
英子不由地对着她的眼神,慢慢走上台阶。
大姑娘伸出揣在棉祆里的手,来拉英子。
大姑娘:几岁了?
英子:七岁半。
大姑娘:上学了吗?
英子:没哪。我生病,耽搁了念书。
她低下头来撩起英子的辫子看她的脖子。
大姑娘(喃喃地):不是,你看见我们小桂子没有?
英子(不懂她说什么):小桂子?
大门里闪出一个妇人。
妇人:秀贞,别把人家小姑娘吓着!(又对英子说)别听她的,胡说呢,回去吧。
秀贞:我不胡说,我跟她玩玩。
英子的手被秀贞拉着,随着她往里。
妇人:在这玩不要紧,可别赖是我们姑娘招的你。
英子:我不会的。
里屋。秀贞把小英子带到屋里。她拿起没有做完的衣服,朝小英子身上左比右比。
秀贞:妈,您瞧,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说着又找了绳子,绕着英子的脖
子量。英子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秀贞也随着英子的眼光看那张画。)
秀贞:看我们的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就这么
淘……
画外传来:行了行了! 不害臊。
英子回头看去,原来是长班老王进屋拿东西,在那里站了一忽儿,又出去了。
秀贞不理会她爸爸,只管说。
秀贞:饭不吃,衣服也不穿,就往外跑,急着找她爸去,我说话她不听……真叫
人纳闷儿,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
她说着说着不说了,低着头发愣。
画外,秀贞她妈在叫了:秀贞,你中午爱吃什么?烙饼还是面条?我好做。
秀贞(回了一下头):都行。
英子:我该回去了。
秀贞(从炕上站起来):也好,你看见我们小桂子叫她回来,就说我不骂她,甭
怕。
英子走出跨院。
英子家院里。英子跳跳蹦蹦地穿过院子回到屋里。
院子里,宋妈正在跟一个老婆子换洋火,屋檐底下堆着字纸篓、旧皮鞋、空瓶子。
宋妈:……后来,那学生一点消息也没有了?
老婆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英子房里。英子在小床前一个柜里找东西。找出了一个小手表,摇了摇,放到耳
朵边听了听,没有响声,她走到窗前把手表戴在手上。画外又传来宋妈的说话声。透
过小英子的背影,看到宋妈和换洋火的老婆子两个站在屋檐下说话。
宋妈:说是怎么着,还生了个孩子?
老婆子:那学生被抓去的时候,秀贞她妈还不知道姑娘有了,等到显形了,才赶
回乡下生的。
宋妈:那生下来的孩子呢?
老婆子:一落地就包裹包裹,赶着天没亮,送到齐化门城根底下,反正不是给野
狗吃了,就让人捡去了啵!
宋妈:姑娘打这儿就疯了?
老婆子:可不,打这儿就疯了。可怜她爹妈,这辈子就生下这姑娘,咳!
宋妈一回头看见了英子。
宋妈:又听事儿,你。
英子:我知道你们说谁。
宋妈:说谁?
英子:小桂子她妈。
宋妈(哈哈大笑):小桂子她妈?你也疯了。
英子(也哈哈大笑):我知道谁是小桂子她妈。
跨院的院子里。秀贞倚在树干上,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掀起衣襟在擦眼泪。
英子走到她跟前,秀贞没有理会她。忽然背转身去,伏在树干上哭起来了。
秀贞(一边哭着):小桂子,你怎么不要妈了呢?
那声音多么委屈,多么可怜,英子落下了眼泪。
英子(揪揪秀贞的衣襟):秀贞,秀贞!
秀贞停止了哭,满脸泪水地蹲了下来,搂着英子,把头埋在她前胸擦来擦去。然
后仰起头看看英子。英子伸手调顺着她的留海。
英子:我喜欢你。
秀贞(吸溜着鼻涕站起来,拉着英子的手):屋里去,帮我拾掇拾掇。
屋里。秀贞拉着英子的手走进来。秀贞打开炕上的一口皮箱,拿出一件大棉袍,
贴在胸前。
秀贞:该翻翻棉花了。(把棉袍掷到箱里)你帮我抬出去,行么?不重。
英子:我能抬。
秀贞把皮箱拉了一截过来,两人一前一后把箱子往外抬去。
阳光下的院子里。秀贞在一根绳子上晾着男人穿戴的衣帽手套。
秀贞:我瞧这件褂子只能给小桂子做夹袄里子了。
英子(翻开自己的夹祆里子):可不是,我这也是用我爸爸的旧衣服改的。
秀贞(很高兴的样子):你怎么知道这衣服是小桂子她爸的?
英子答不出,斜着脑袋笑了。
秀贞(蹲下来,逗着英子的下巴):说呀!
英子(也蹲了下来):我猜的。那么我管小桂子她爸叫什么呀?
秀贞:叫叔叔呀。
英子:我已经有叔叔了。
秀贞:叔叔还嫌多么?叫思康叔叔好了,或者叫三叔也行。
英子:思康三叔,他什么时候回家?
秀贞(想了想):快了,走了有个把月了。
画外,秀贞妈的声音:英子,你家宋妈叫你回去吃饭。
英子(回头答应了一下):我吃了饭来帮你抬箱子。(转身出画。)
房间里。煤油灯下,英子的爸爸手里拿了新的笔和一叠描红字纸,走到书桌跟前
坐下。
爸爸:英子,你来,我教你写字。
英子跑到桌子跟前,爸爸把描红纸铺开。
描红纸上的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爸爸:能念几个字?
英子(用手指点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爸爸:不错,还能认出十个字(把英子抱到怀里)今后每天要描一张,暑假以后
进小学,才考得上。
英子回了一声,爸爸攥着她的手拿毛笔,教她描字。
井窝子旁。小英子站在那儿等待着。长班老王推着水车打那儿过。
老王:小英子,你在那儿发什么傻?
小英子朝他笑笑,不响。
妞儿在胡同里出现。
英子喊了两声“妞儿,妞儿”跑了过去。
妞儿没有理睬,径自走过。
英子到胡同边站住,望着妞儿的背影。
一个穿蓝布大褂,手提胡琴口袋的高大的男人,跟在妞儿后面走去,朝英子瞪了
一眼。
英子发着愣。
西厢房里。小英子和妞儿蹲在藤箱边看小油鸡。
英子:妞儿,你昨天为什么不理我?
妞儿不作声,要哭出来的样子。
英子:在你背后那个人是你爸爸么?
妞儿摇摇头,又点点头,英子有点莫名其妙。
妞儿(突然撩开袖口裤角):看我爸爸打的。
她眼睛里渗出了泪水。英子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脸,倒惹得她哭出声来了。
英子:你爸爸干嘛打你?
妞儿:他不许我出来玩。
英子:是因为在我家耽久了?
妞儿点了点头。
英子:那你快回吧。
妞儿:这会儿不碍事,他出去了。
英子:那么你妈呢?
妞儿:她不管我的事,爸爸也打她,打了她,她就拧我,说是我害的。
英子伸过手去搂住妞儿的脖子,当碰到她的肩膀时,妞儿轻轻地喊了声“痛”。
英子:哎呀,都青了,他们怎么这样狠心?
妞儿(朝英子看了一下,神秘地):这不是打的,生下就有。我告诉你一件事,
你可不能跟别人说。
英子:我不会说的。
妞儿:也别告诉你妈妈。
英子:你放心好了,我谁也不说。
妞儿犹豫了一忽儿,把脸凑到英子耳旁。
妞儿:我不是我妈生的,我爸爸也不是亲的。
英子听了以后一句话也说不出,隔了一会儿。英子:那你自己的亲妈呢?
妞儿(摇摇头):不知道在哪儿。
英子家房里。英子妈正在理五斗柜的抽屉,宋妈纳着鞋底。英子从外面跑进来,
一边喊着“妈妈”,跑到妈妈身边。
英子:我……我想问您,问您……
妈妈:什么事?说吧。
英子:妈,我是不是您生的?
妈妈:什么?(奇怪地看了英子一下)怎么想起问这话?
英子:您说是不是就行了。
妈妈(从抽屉里拿了些旧衣服走向宋妈):怎么会不是呢?要不是亲生的,我能
这么疼你?象你这么淘气,早打扁了你。
英子(满意地点点头):那您怎么生的我?
妈妈(笑了):怎么生的你?(她把胳膊抬起来,指指胳肢窝)从这儿掉出来的。
说完,妈妈和宋妈都笑了起来,英子也跟着俊笑。宋妈放下手里的鞋底,一边说
“该吃晚饭了”,一边走出房间。英子到桌子眼前拿起茶壶喝水。
妈妈:别喝凉水,要肚子痛的。
英子:我想喝凉的,渴着呢。
妈妈过来摸了摸英子的手心和脑袋,拿掉了正在喝的茶壶。
妈妈:有点热,晚饭别吃了。
英子:我也不想吃饭,就想喝凉水。
宋妈(进屋来):有白糖小豆粥,吃不吃?
英子:我也不吃。
妈妈;不想吃,就让她饿一顿。
宋妈:那就上床吧,不许再出去疯了。
宋妈让英子到小床边,替她脱鞋。
宋妈:给你沏杯糖水。
英子点点头,宋妈替她盖好夹被,走开了。英子望着夏布蚊帐发愣。
蚊帐上映出了妞儿被她爸爸抽打的画面。(小英子的哭声)正在吃饭的妈妈听到
英子的哭声,离开饭桌来到英子床前。
妈妈:哭什么?哪儿不舒服?
宋妈端糖水过来,放到床头小柜上。
英子(哭嘤嘤地):妞儿她爸爸啊……
宋妈:妞儿她爸爸?怎么啦?他怎么着你啦?骂你了还是打你了?
英子(摇摇头):不是,我要爸爸。
爸爸来到床前:找我干么?
英子伸出手来要爸爸坐在她旁边。
爸爸:我没有工夫。
宋妈一边喂英子喝糖水,一边说:都是你惯的,一不舒服,就想让你抱了她睡。
爸爸(过来亲了她一下):好好睡,啊?
英子听话地点点头,自己就躺下了。眼睛又看蚊帐。蚊帐上又映出了幻象:
西厢房里,妞儿胳肢窝里夹了两件衣服进门来。
妞儿:我要找我的亲爹妈去。
英子:他们在哪儿呢?
妞儿:我不知道,到齐化门慢慢找。
英子:齐化门在哪儿?(妞儿摇摇头)那怎么去找?
妞儿:我非找到我亲爹妈不可。
两个人面对面地发着愣。画面渐渐发虚。
小英子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导演:吴贻弓 吴永刚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12月摄制
一望无际的海洋,空中黑云滚滚,映入海水中。黑沉沉的浪涛澎湃。
星月交辉,海上闪耀着粼粼碧波。
歌声起,悲怆而沉寂。
远隔重洋,远隔重洋,
重洋彼岸我家乡,家乡,家乡,家乡。
遥望长空,遥望长空,
长空之下我故国,故国,故国,故国。
飞雁断,音信绝,故国梦中归,觉来双泪垂。
歌声落到以下的画面:
蜿蜒的长城。宏伟的前门箭楼。
一行骆驼迈着沉重的脚步在黄土大道上行进,大道扬起了风沙和驼铃声。
辽阔的长空,海鸥飞翔。
香山的枫树,满山红遍。
万寿山,佛香阁,玉琢银装。
中山公园的古柏林间,皑皑的雪地上,六岁的小英子挽着她双亲的手,信步走来。
春天,牡丹盛开,鸟语花香,来今雨轩①茶座的前面。
小英子和她的双亲在花丛中观赏。
夏天,英子和她双亲在昆明湖上放舟荡漾。
奔腾的黑云,汹涌澎湃的浪涛。
大街上,行人驻足,惊惶失色。正过着出红差的队伍,监斩官骑着高头大马,敞
车上押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学生模样的人,背脊上插着打着红勾的法条,观者寂寂无声。
星月辉映的云空,礁石满布的海岸。
(上述画面上,叠印片头字幕《城南旧事》。歌声止。)
一
胡同拐角的井窝子旁。吱吱呦呦的独轮水车一辆来一辆往,满地是水和冰,井边
已结了厚厚的冰柱子。
胡同里。惠安馆门口,辫子甩在胸前的一个大姑娘倚门而立。小英子挽着宋妈的
手匆匆走过,英子频频回首。放话匣子的人正在放《洋人大笑》的唱片,周围围了不
少人。
静静的胡同,夜深人静,更锣声声。
透过枯枝,看到蒙蒙的冬阳,一群家雀飞来,叽叽喳喳。
胡同里,几匹骆驼卸下了煤,正在吃草料。
站在自家门口的英子看着骆驼吃草,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出磨去。英子模仿着,
她的上下腭也交错地动着。
英子奔进自己的家,院子里,爸爸正在付煤钱,英子跑到他身边。
英子:爸爸,骆驼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
爸爸:赶狼呗。
英子:不,骆驼走远道儿,怕一个“人儿”,挂个铃铛,叮叮当当的,又好听又
热闹。
爸爸(想了想,笑了):唔,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宋妈拿起竹篮子和秤。
妈妈:宋妈,看有没有鳜鱼,买两条回家。
宋妈:嗳。
英子(跑到宋妈身边):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你不怕惠安馆的疯子?
英子:她每回见了我都冲我笑,要不是您拉着我,我说不定过去跟她搭上话了。
英子跟着宋妈往外走去。
油盐店里。宋妈和英子走到柜前,英子看到一个穿红棉祆裤的妞儿,两只手端了
两个碗,给了一大枚,又买醋,又买酱。伙计扣住了她一碗酱逗她。
伙计:妞儿,唱一段才许你走。
妞儿不作声,象要哭了。
英子看在眼里,生气了,一下蹿到妞儿身旁,双手叉着腰,瞪着眼。
英子:凭什么?
伙计们笑了:这妞儿好厉害。
英子过来把伙计扣住的一碗酱拿过来,递给妞儿。妞儿朝她笑了笑。
从门外传来嘈杂的人声:来了,来了!出红差的过来了!
不时传来开道的锣声。
店内的人纷纷拥向店外,宋妈拉了英子也挤了出去。
大街上。街上聚满了人,都向一个方向昂首观望。宋妈和英子从人群中挤进来。
从街的一头出现了出红差的人马,监斩官骑着高头大马。敞车上押着两个五花大
绑的彪形大汉,身上披着大红稠子,背脊上插着打了红勾的法条。
看热闹的人拥来拥去,喊着笑着。两个死囚喝得醉醺醺地也在笑。
其中一个:“哎,哥儿们,给咱们来个好儿!”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和喊声:“好啊!”“恭喜恭喜!”
英子的手紧紧地攥着宋妈的手。
敞车从她们面前过去。
井窝子旁。独轮水车吱吱呦呦地一辆来一辆往。宋妈和英子一前一后走来。宋妈
的竹篮里,满装着猪肉、冬笋和对虾,英子手里提着两尾鳜鱼。英子把手里的鱼交给
宋妈。
英子:宋妈,你先回,我在这等妞儿。
宋妈:早点回,可别到吃饭了还找不到你的影儿。
英子“唔”了一声,留了下来。
英子的眼睛一亮,看到一身红棉袄裤的妞儿,在那边闪了过来。妞儿走到英子身
旁,笑了笑,指指后面。
妞儿: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英子:嗯。
妞儿:第几个门?
英子(伸手指头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家去玩玩。
妞儿(摇摇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英子:怕什么,她又不打人,我带你走。
妞儿:别介,一忽儿我爹就要找我吊嗓子了,赶明儿见。
妞儿走了,英子也走了,到分手时,英子对她招了招手,妞儿对英子笑了笑。
惠安馆门口的胡同里。
英子跳跳蹦蹦地走着,突然停步,随着她的视线,我们看到,那个辫子甩在胸前
的大姑娘倚在门边,她咬着辫梢笑看着英子。
英子不由地对着她的眼神,慢慢走上台阶。
大姑娘伸出揣在棉祆里的手,来拉英子。
大姑娘:几岁了?
英子:七岁半。
大姑娘:上学了吗?
英子:没哪。我生病,耽搁了念书。
她低下头来撩起英子的辫子看她的脖子。
大姑娘(喃喃地):不是,你看见我们小桂子没有?
英子(不懂她说什么):小桂子?
大门里闪出一个妇人。
妇人:秀贞,别把人家小姑娘吓着!(又对英子说)别听她的,胡说呢,回去吧。
秀贞:我不胡说,我跟她玩玩。
英子的手被秀贞拉着,随着她往里。
妇人:在这玩不要紧,可别赖是我们姑娘招的你。
英子:我不会的。
里屋。秀贞把小英子带到屋里。她拿起没有做完的衣服,朝小英子身上左比右比。
秀贞:妈,您瞧,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说着又找了绳子,绕着英子的脖
子量。英子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秀贞也随着英子的眼光看那张画。)
秀贞:看我们的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就这么
淘……
画外传来:行了行了! 不害臊。
英子回头看去,原来是长班老王进屋拿东西,在那里站了一忽儿,又出去了。
秀贞不理会她爸爸,只管说。
秀贞:饭不吃,衣服也不穿,就往外跑,急着找她爸去,我说话她不听……真叫
人纳闷儿,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
她说着说着不说了,低着头发愣。
画外,秀贞她妈在叫了:秀贞,你中午爱吃什么?烙饼还是面条?我好做。
秀贞(回了一下头):都行。
英子:我该回去了。
秀贞(从炕上站起来):也好,你看见我们小桂子叫她回来,就说我不骂她,甭
怕。
英子走出跨院。
英子家院里。英子跳跳蹦蹦地穿过院子回到屋里。
院子里,宋妈正在跟一个老婆子换洋火,屋檐底下堆着字纸篓、旧皮鞋、空瓶子。
宋妈:……后来,那学生一点消息也没有了?
老婆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英子房里。英子在小床前一个柜里找东西。找出了一个小手表,摇了摇,放到耳
朵边听了听,没有响声,她走到窗前把手表戴在手上。画外又传来宋妈的说话声。透
过小英子的背影,看到宋妈和换洋火的老婆子两个站在屋檐下说话。
宋妈:说是怎么着,还生了个孩子?
老婆子:那学生被抓去的时候,秀贞她妈还不知道姑娘有了,等到显形了,才赶
回乡下生的。
宋妈:那生下来的孩子呢?
老婆子:一落地就包裹包裹,赶着天没亮,送到齐化门城根底下,反正不是给野
狗吃了,就让人捡去了啵!
宋妈:姑娘打这儿就疯了?
老婆子:可不,打这儿就疯了。可怜她爹妈,这辈子就生下这姑娘,咳!
宋妈一回头看见了英子。
宋妈:又听事儿,你。
英子:我知道你们说谁。
宋妈:说谁?
英子:小桂子她妈。
宋妈(哈哈大笑):小桂子她妈?你也疯了。
英子(也哈哈大笑):我知道谁是小桂子她妈。
跨院的院子里。秀贞倚在树干上,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掀起衣襟在擦眼泪。
英子走到她跟前,秀贞没有理会她。忽然背转身去,伏在树干上哭起来了。
秀贞(一边哭着):小桂子,你怎么不要妈了呢?
那声音多么委屈,多么可怜,英子落下了眼泪。
英子(揪揪秀贞的衣襟):秀贞,秀贞!
秀贞停止了哭,满脸泪水地蹲了下来,搂着英子,把头埋在她前胸擦来擦去。然
后仰起头看看英子。英子伸手调顺着她的留海。
英子:我喜欢你。
秀贞(吸溜着鼻涕站起来,拉着英子的手):屋里去,帮我拾掇拾掇。
屋里。秀贞拉着英子的手走进来。秀贞打开炕上的一口皮箱,拿出一件大棉袍,
贴在胸前。
秀贞:该翻翻棉花了。(把棉袍掷到箱里)你帮我抬出去,行么?不重。
英子:我能抬。
秀贞把皮箱拉了一截过来,两人一前一后把箱子往外抬去。
阳光下的院子里。秀贞在一根绳子上晾着男人穿戴的衣帽手套。
秀贞:我瞧这件褂子只能给小桂子做夹袄里子了。
英子(翻开自己的夹祆里子):可不是,我这也是用我爸爸的旧衣服改的。
秀贞(很高兴的样子):你怎么知道这衣服是小桂子她爸的?
英子答不出,斜着脑袋笑了。
秀贞(蹲下来,逗着英子的下巴):说呀!
英子(也蹲了下来):我猜的。那么我管小桂子她爸叫什么呀?
秀贞:叫叔叔呀。
英子:我已经有叔叔了。
秀贞:叔叔还嫌多么?叫思康叔叔好了,或者叫三叔也行。
英子:思康三叔,他什么时候回家?
秀贞(想了想):快了,走了有个把月了。
画外,秀贞妈的声音:英子,你家宋妈叫你回去吃饭。
英子(回头答应了一下):我吃了饭来帮你抬箱子。(转身出画。)
房间里。煤油灯下,英子的爸爸手里拿了新的笔和一叠描红字纸,走到书桌跟前
坐下。
爸爸:英子,你来,我教你写字。
英子跑到桌子跟前,爸爸把描红纸铺开。
描红纸上的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爸爸:能念几个字?
英子(用手指点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爸爸:不错,还能认出十个字(把英子抱到怀里)今后每天要描一张,暑假以后
进小学,才考得上。
英子回了一声,爸爸攥着她的手拿毛笔,教她描字。
井窝子旁。小英子站在那儿等待着。长班老王推着水车打那儿过。
老王:小英子,你在那儿发什么傻?
小英子朝他笑笑,不响。
妞儿在胡同里出现。
英子喊了两声“妞儿,妞儿”跑了过去。
妞儿没有理睬,径自走过。
英子到胡同边站住,望着妞儿的背影。
一个穿蓝布大褂,手提胡琴口袋的高大的男人,跟在妞儿后面走去,朝英子瞪了
一眼。
英子发着愣。
西厢房里。小英子和妞儿蹲在藤箱边看小油鸡。
英子:妞儿,你昨天为什么不理我?
妞儿不作声,要哭出来的样子。
英子:在你背后那个人是你爸爸么?
妞儿摇摇头,又点点头,英子有点莫名其妙。
妞儿(突然撩开袖口裤角):看我爸爸打的。
她眼睛里渗出了泪水。英子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脸,倒惹得她哭出声来了。
英子:你爸爸干嘛打你?
妞儿:他不许我出来玩。
英子:是因为在我家耽久了?
妞儿点了点头。
英子:那你快回吧。
妞儿:这会儿不碍事,他出去了。
英子:那么你妈呢?
妞儿:她不管我的事,爸爸也打她,打了她,她就拧我,说是我害的。
英子伸过手去搂住妞儿的脖子,当碰到她的肩膀时,妞儿轻轻地喊了声“痛”。
英子:哎呀,都青了,他们怎么这样狠心?
妞儿(朝英子看了一下,神秘地):这不是打的,生下就有。我告诉你一件事,
你可不能跟别人说。
英子:我不会说的。
妞儿:也别告诉你妈妈。
英子:你放心好了,我谁也不说。
妞儿犹豫了一忽儿,把脸凑到英子耳旁。
妞儿:我不是我妈生的,我爸爸也不是亲的。
英子听了以后一句话也说不出,隔了一会儿。英子:那你自己的亲妈呢?
妞儿(摇摇头):不知道在哪儿。
英子家房里。英子妈正在理五斗柜的抽屉,宋妈纳着鞋底。英子从外面跑进来,
一边喊着“妈妈”,跑到妈妈身边。
英子:我……我想问您,问您……
妈妈:什么事?说吧。
英子:妈,我是不是您生的?
妈妈:什么?(奇怪地看了英子一下)怎么想起问这话?
英子:您说是不是就行了。
妈妈(从抽屉里拿了些旧衣服走向宋妈):怎么会不是呢?要不是亲生的,我能
这么疼你?象你这么淘气,早打扁了你。
英子(满意地点点头):那您怎么生的我?
妈妈(笑了):怎么生的你?(她把胳膊抬起来,指指胳肢窝)从这儿掉出来的。
说完,妈妈和宋妈都笑了起来,英子也跟着俊笑。宋妈放下手里的鞋底,一边说
“该吃晚饭了”,一边走出房间。英子到桌子眼前拿起茶壶喝水。
妈妈:别喝凉水,要肚子痛的。
英子:我想喝凉的,渴着呢。
妈妈过来摸了摸英子的手心和脑袋,拿掉了正在喝的茶壶。
妈妈:有点热,晚饭别吃了。
英子:我也不想吃饭,就想喝凉水。
宋妈(进屋来):有白糖小豆粥,吃不吃?
英子:我也不吃。
妈妈;不想吃,就让她饿一顿。
宋妈:那就上床吧,不许再出去疯了。
宋妈让英子到小床边,替她脱鞋。
宋妈:给你沏杯糖水。
英子点点头,宋妈替她盖好夹被,走开了。英子望着夏布蚊帐发愣。
蚊帐上映出了妞儿被她爸爸抽打的画面。(小英子的哭声)正在吃饭的妈妈听到
英子的哭声,离开饭桌来到英子床前。
妈妈:哭什么?哪儿不舒服?
宋妈端糖水过来,放到床头小柜上。
英子(哭嘤嘤地):妞儿她爸爸啊……
宋妈:妞儿她爸爸?怎么啦?他怎么着你啦?骂你了还是打你了?
英子(摇摇头):不是,我要爸爸。
爸爸来到床前:找我干么?
英子伸出手来要爸爸坐在她旁边。
爸爸:我没有工夫。
宋妈一边喂英子喝糖水,一边说:都是你惯的,一不舒服,就想让你抱了她睡。
爸爸(过来亲了她一下):好好睡,啊?
英子听话地点点头,自己就躺下了。眼睛又看蚊帐。蚊帐上又映出了幻象:
西厢房里,妞儿胳肢窝里夹了两件衣服进门来。
妞儿:我要找我的亲爹妈去。
英子:他们在哪儿呢?
妞儿:我不知道,到齐化门慢慢找。
英子:齐化门在哪儿?(妞儿摇摇头)那怎么去找?
妞儿:我非找到我亲爹妈不可。
两个人面对面地发着愣。画面渐渐发虚。
小英子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前一篇:黑泽明《罗生门》的解析(4)
后一篇:《城南旧事》剧本(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