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国作家采风团南京汤山纪行(之九)

(2008-04-16 10:37:11)
标签:

文化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国作家采风团南京汤山纪行(之九)
按语:李迎兵近期脱稿的三万多字的文化散文游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即将选入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相关主题的图书之中。
 
 李迎兵/文

              十一、再 生

 

  我真的不知道是我自己“原罪”的黑暗让这个世界的周围更黑暗,还是世界的黑暗部分,正在一步步把我同化,并且无情地把我吞没。所以,再生就是重新拥抱光明,拥抱真正的爱。

 

  我喜欢翻看久远年代的书页,实际上张曼菱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并不十分久远,但正好暗合了我此行的心态。

  的确是这样,“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正是我需要的一种追寻和探究方式。远方,有我行走着的真诚和梦想。我的心一直是这样悬在空中。多少年来,总是在一个个路口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有时总是在到达的时候突然再次失去方向。人就在自我的折磨中,犹如在一个怪圈里进行复制自己的过程。

  于是,突然就想到了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重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洲。

  一个人独立于北上的列车,眼前有一种“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感觉,说不出的惆怅。人类的内心生活多半靠感情来维系,由此所谓的意义正在于感情持久的牵挂之中。当然,悲哀也就在牵挂之中并生,于是才能“肠断白濒洲”了。

  而柳永的《雨霖铃》则是另一番滋味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由于,爱恋歌妓和悲叹羁旅的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柳永的这首词成为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这样的心绪与采风团行走的明朗色调并不完全吻合,而那些在南京最后一站的打量,让我感受到诸多人生和历史的况味。

 

  我在刑定康的《印象》一书里,品位到玄武湖、莫愁湖、夫子庙和钟山陵等景点的人文内涵。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定都建业之后,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遂称六朝。这是南京的一块品牌。

  明朝文化的遗存,比如明孝陵、明城墙,比如夫子庙的泮池及影壁、输粮运河胭脂河及天生桥、灵谷无量殿、汉代初创明代复铸的天文仪器、朝天宫、莫愁湖、鼓楼、瞻园、渤泥国王墓、宝船厂遗址、天妃宫碑、阳山孝陵碑材等。

  采风团在刑局和导游小姐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山陵。

  记得1999年,我曾来过这里。依山而建,拾级而上,向远处一望,满目春色,气势宏大,自下而上依次为半圆形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厅、祭堂和墓室,总平面以木铎形为图案,寓“钟(终)”之意。这里所葬的人就是孙中山。正因为他的身体力行,才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走向了共和。他提出的博爱精神,至今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我记得那年还去过颐和路的省作家协会。是一个雨天。那里有几个熟悉的作家的名字,比如苏童,比如毕飞宇,比如鲁敏,比如魏微等。有一年,我给毕飞宇老师寄过一个我的小说稿子《你为谁狂》,不久很快就发表在2004年第4期的《雨花》杂志上了。

  对于南京就有了诸多感性的记忆,在当年民国政府的总统府参观,一个叫水丽的年轻美丽的女子做我们的导游。她的讲解有声有色,一些掌故能够娓娓道来,让人不得不佩服她那过人的记忆力。

  南京“总统府”牌匾的设置,以及相关的历史典籍,都能体现南京自身的旅游品牌优势。一个曾经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以及在前一阵子以清朝官军与农民起义军连年战争为历史背景的电影《投名状》,就反映南京作为亡国之都的一些历史场景和生活画面。以“抢粮抢钱抢地盘”为口号的农民起义军自然注定了覆灭的命运。封建王朝的覆灭,与民国政府的建立,在南京所留下的总统府就是一个实物的注释。所以,它的旅游价值自然怎么肯定都不为过,难怪有“北有故宫,南有总统府”的说法。

  总统府大院,最早为明初是德侯陈理所居地。永乐二年朱棣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将侯府扩建为汉王府,今天的“煦园”就是从那时开始叫起来的。清代为两江总督衙署。太平天国时期作为天王洪秀全的天朝宫殿。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改为民国政府办公的场所。1948年改为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南京的夫子庙,让我想起当年奶奶讲的穷秀才上京赶考的故事。也许,在许多老人的故事里,这个“京”不仅仅单指北京,还有南京的意思吧。《红楼梦》里的一些场景,也有南京的诸多影子。

 

  从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购物中心7F的一家南京大牌档吃好饭出来,大家开始作别,依依不舍地分手。

  这样一座城市,列车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行驶,望着滔滔的长江水,想起“至今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以及在孙权墓和被炸的汪精卫墓遗址的博爱亭前,感慨无限。

 

  在雨中出发,我希望自己长一双无形的翅膀,飞向更加广阔自由的空间。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刷新着,生命的含义总在不断地变换着,让人走向成熟。世界的美好真的在于爱和被爱,在于一次次脱胎换骨的再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