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当爱情已成往事(之一)

(2007-11-25 10:14:06)
标签:

学习公社

文化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红楼探讨

《红楼梦》:当爱情已成往事(之一)   我认识一个北大女生,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和他的流浪画家恋人处于热恋之中。有人说,爱情不仅使人疯狂,而且有可能智商都会变低。我觉得这话有点夸张。前两天,那女生要和流浪画家闹分手。我企图说合他们,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的啊?你们不是爱的热火朝天吗?女生突然说,爱有什么用啊?爱只是停留在嘴上的吗?原来,女生读研一,最近论文通不过,遇到了麻烦,可是流浪画家也帮不上忙。
  现实人生中,爱情其实是十分无奈的。爱情的归宿是婚姻,而婚姻是很现实的,是与权力、金钱挂钩的。那种不管不顾的疯狂劲儿,其实也就是一时的布尔乔亚的小资情调和女生本人的小性子而已,人一旦读完研,居无定所的流浪画家不能给她在体制内谋的一个体面的饭碗,那分手是注定的。我早就劝过流浪画家,别学梵高。热恋中的女生虽然智力很低,但一旦毕业,智力恢复正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闹分手。
《红楼梦》:当爱情已成往事(之一) 
  近读《红楼梦》,感觉大观园里的那些男男女女的命运都无法自主。大观园实际上就是当时封建皇权的后花园。刘心武解读认为林黛玉比一心只重视仕途经济的薛宝钗要让贾宝玉更心仪。可是,这一切又能咋样?最后,所有人的命运还不是维系在整个家族的大命运之中了。曹雪芹在第一回就给了这样一个出处和注解。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大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号惭愧。”
  曹雪芹试图从他所表现的时代和人物中“跳”出来。他做到了。《好了歌》就是对他笔下所有人物命运归宿的去处做的暗示了。《红楼梦》就是把有价值的美毁灭给人看的大悲剧,是极端不符合当时朝廷的主旋律和所谓主流民意的。虽然,《红楼梦》是让后世敬仰的一部伟大作品,但他生前可是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潦倒生活。其原因是没有向我们现在那些主旋律作家和市场化作家去迎合时代和市场。如果,曹雪芹活到今天,他要想让《红楼梦》发表,就必须打造成权力认可的主旋律或者市场认可的性的滥觞。
  
  今天这个时代,腐蚀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文学。当权力和市场的强势鸡吧,不由分说地插入弱不禁风的文学女神的阴道时,而今天我们的那些无耻作家们,不仅没有一点强奸的痛苦,甚至为了迎合权力意志和市场操控,最终把一场罪恶的强奸美化成了顺奸。在这个“强奸”的过程,所有法律都形同虚设,只有官本位才是文学的终极意义。
  所谓文学中强调的国家形象和国家意志,实际上就是当官的形象和当官的意志。曹雪芹只能把《红楼梦》里的贾母史太君写成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革命老太太,而贾正之类可以写成吾朝清正廉民的好官,而贾宝玉则成为根正苗红的、“还是我们子女可靠”的革命后代了。而因为王夫人责骂最后导致小丫鬟金钏儿跳井自杀,也会改成城里的打工小保姆金钏儿为了救人失足落水而亡的。
  如果,《红楼梦》照领导的意志和市场的要求改下去,《红楼梦》还叫《红楼梦》吗?
  正如那个北大女生质问:爱情有什么用?也许,曹雪芹含着泪也会质问今天的那些伪作家们:文学有什么用?
  是啊,当爱情要承载现实的很多东西,那爱情还叫爱情吗?而文学今天被强奸,并且已经沦落风尘,文学的自然生态被权力和市场硬生生的改变,文学的处女膜还在吗?一看到那些电视和强势媒体上向权力和市场献媚的诸如孔庆东、李建军之流的伪文人、伪教授,曹雪芹也只有俯首称臣的份了。曹雪芹只能在当今做一个体制之外的孔乙己式的文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