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没有王者

(2007-05-08 00:57:56)
标签:

互联网

品牌

google

youtube

myspace

qq

分类: 中文原创

正在美国进行的NBA季后赛,金州勇士队以西部八号种子的身份奋勇淘汰了常规赛不可一世的达拉斯小牛队,创造了黑八奇迹。体育比赛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弱队战胜强队的冷门,竞争同样激烈的商场也是如此。正是这些冷门的存在,才让无数创业者胸怀梦想、励精图治,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互联网最好地诠释了“没有王者”的先锋派颠覆精神。作为新新媒介的第四媒体,世界互联网巨头 --- Yahoo、Google、EBay、Amazon、Youtube、Myspace没有一个来自于传统的平面、广播和电视媒体帝国。中国最好的报纸和电视媒体,也没有孕育出任何一流网站,CCTV.com似乎只能成为中央电视台的鸡肋,网民读新闻依然只去新浪等少数几个大型网络媒体,看视频则更青睐优酷等专业视频网站。

 

在互联网业内,以弱胜强、以专胜广、以快胜慢、以小胜大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在Yahoo等大型网络门户垄断网民眼球时,Google专攻搜索横天出世,几年后就成为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Youtube偏不信Google的邪,硬是从已经从专到广的Google大蛋糕中,抢下了视频这块最香的,逼得Google只好以天价收购。异类的Myspace特立独行另辟蹊径,以地下乐队和二流歌星的年轻乐迷社区起家,短时间内其流量竟然一度超过Yahoo,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站;中国版的Myspace -- QQ则充分利用了中国网民对客户端的偏爱,造就了上亿注册用户的网络社区传奇,其网站QQ.com流量在去年超过了中国网络老大新浪网。

 

为什么老牌媒体帝国和传统行业巨头无法缔造网络神话?为什么总能不断涌现出网络新星战胜老牌劲旅?通过对Google、Youtube、Myspace和QQ等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他们开始都很专一:Google的搜索、Youtube的视频、Myspace的乐迷社区和QQ的客户端聊天。专一的产品和服务非常容易口口相传,而且用户粘性很高。

 

其次他们都使用了很酷的新品牌名字,迎合网民喜新厌旧的时尚心理。也许cctv.com最大的失败是这个名字本身,中央电视台拥有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媒体资源,如果使用一个时髦的新品牌名字(如pp.com),加上良好的运营,或许能与新浪和QQ一争天下。同样barnesnoble.com如果不沿用其成功的线下书店品牌,可能在与Amazon的龙争虎斗中,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品牌的价值永远是与其范围成反比的(参见我另一篇文章“品牌价值的真谛”)。没有王者的互联网行业还处于早期拓荒阶段,传统老牌巨头的品牌知名度反而成了他们加入新战场的绊脚石,因为这些品牌已经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失去了适应新媒介的自由度了。

 

另一个鲜明案例是媒体巨头美国在线新推出的娱乐网站,最近大获成功,已经成为北美最大的娱乐网站。它的名字不是美国在线娱乐网,而是TMZ.com --- 一个很神秘、但是很酷的名字。

 

没有王者的互联网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片乐土。因为至少在品牌资源上,所有公司的起点是一样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专一而且行动迅速的小鬼,在这里依然可以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微小的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