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台上的多此一“鞠”

(2006-05-11 01:06:20)
标签:

清华

民乐

演出

鞠躬

分类: 中文原创

以前常常很傻的举动,现在回忆起来很好笑,也很温馨。生活越来越沉重,不妨适当地做一些“傻”事,或许会平添很多乐趣。今天开始回忆我的几个“多此一举”。

 

1991年4月底清华80年校庆文艺汇演,指挥俞灵灵老师排练民乐队大合奏“龙船”和“花好月圆”时,突发异想地对我说:“你弹扬琴位于舞台正中央,身材高大,谢台时就不用全体鞠躬了,反正你站起来,后面的同学即使鞠躬,观众也看不见,就由你一人代表乐队鞠躬谢台!”

 

这下可苦了我,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毕业的俞老师一向精益求精,对演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雕细琢,演出结束的谢台作为整个作品的最后一环,自然也不能懈怠,于是排练就变成了我向老师和同学的鞠躬表演,姿势从开始笨拙沉重的狗熊式,到向遗体告别的默哀式,演变到日本太太告别客人的卑谦式,终于练成了活活大方又充满自信的明星谢幕式。
 
正式演出前半个小时,心里竟然砰砰跳了起来,这对从6岁开始就上台独奏并具有丰富演出生涯的我,好像是第一次,当然不是因为我要演出一段主旋独奏,而是因为谢台鞠躬。
 
演出接近尾声时非常成功,就等“花好月圆”最后高潮部的齐音合奏终止符。指挥俞老师有力的双手一落,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锣手比全体慢了一拍,一声轰鸣刺耳的杂音响遍全场 --- 演砸了。
 
观众哄堂大笑,并没有按照惯例鼓掌,我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是该不该鞠躬。我不鞠躬整个乐队是不能退场的,而乐队同学也不可能像观众一样笑,只好面无表情尴尬地看着观众。
 
匆忙间我完全忘记了事先排练好的姿势,脑子一片空白,很狼狈地弓背弯腰点下头去,不像谢幕,更像道歉,全场的笑声更响了。
 
退场以后,这位演砸的锣手老兄倒是毫不在乎,拍着我的肩膀笑到:“你这个鞠躬练了半天怎么还是狗熊式,真是多此一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星星的浪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