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纪念馆
来五邑半年多,一直蜗居在仁贤里,与陈白沙纪念馆仅一墙之隔,虽偶从陈白沙纪念馆门前路过,却都是来去匆匆,根本无暇踏入半步,对陈白沙其人也就只能通过平时的点滴积聚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陈白沙,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其学说被称为“白沙学说”或“江门学派”;其创制的茅龙笔及茅龙书法在南粤书坛独创一派,在中国书法史上叶占有重要的一席;另外因历史上岭南地区被称为南蛮之地,陈白沙作为岭南地区第一个获准进入孔子故乡(山东孔庙)朝拜的文人,故有“岭南第一人”之称。
清明第二天早餐后,我决定先陪老唐去参观陈白沙纪念馆。
我俩出住所,沿着陈白沙纪念馆围墙边小路,边走边聊,眨眼之间就来到了正门。
驻足门前,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高大雄伟的门楼。门楼是用花岗岩砌就,翘角飞檐,门楼顶部正中的“二龙戏珠”栩栩如生。门楼上方书有“陈白沙纪念馆”六个大字,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哲理绍程朱,紫水黄云兴邑里;真如传孔孟,光风霁月耀江门。”唯一与此环境不协调的就是倚满门前的那一个个粘满各种宣传海报的木架。
步入馆区,偶一回首,发现门楼背面还有“人在蓬莱第一峰”七个大字,门两侧也有一副对联:“千年天地逢开辟,一代规模见主张”。
因为才得太早,在此晨练的老人还没有散去,院内祠宇、楼台、亭阁也都紧门闭户。既来之,则安之,为此我们还是决定就在院内围绕着这些建筑群浏览一圈。
陈白沙纪念馆在白沙祠的前面,是一座古今结合的建筑,中间为白沙广场,两侧依次分布有书画廊、楚云台、怀沙亭,文献楼、嘉会楼、春阳台、讲学亭。怀沙亭、讲学亭旁各有一方形水池,池中有鱼戏水。
白沙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神态端庄、气宇高嶷的白沙先生铜像,像前立一“千秋仰止”横碑。
穿过白沙广场,就是白沙祠,白沙祠前乃一座气势巍峨的木石贞节牌坊。木石贞节牌坊正面上方悬挂着一块竖刻正楷阳文“圣旨”二字的木匾,“圣旨”木匾下有一块横刻正楷阴文“贞节”二字的木牌,据说这是朝廷表彰陈白沙母亲(二十四岁守寡抚育陈白沙兄弟成人)的标志。木石贞节牌坊有四根红木圆柱、八根八边形石柱支撑,雕梁画栋,装饰精细,结构严谨,布局和谐,风格庄重,古雅壮观。
白沙祠乃四进院落,分别是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春阳堂是为纪念陈白沙生前读书和讲学的处所“春阳台”而命名的,大门上镶嵌着一块正楷阳文“圣代真儒”的木匾;贞节堂是以纪念陈白沙母亲的贞节而命名;对于崇正堂,只是从其它渠道知道堂内有神龛,神龛内有陈白沙泥塑坐像,像前立陈白沙及其二位夫人的灵牌;碧玉楼楼高二层,原为陈白沙的故居,也是从其它渠道知道楼首层有神龛,神龛前立陈白沙的祖先及其长兄的灵牌。
白沙祠的西侧是“白沙故里”,乃一座座仿明代风格的民居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别有岭南建筑的韵味;东侧是“小卢山书院”,门上方悬挂“陈白沙先生事迹陈列馆”牌匾。
白沙祠的后面是小庐山花园,乃前低后高的坡地,曲折通幽,翠草如茵,树木扶疏。小庐山花园内建有孝恩亭、观景长廊以及陈白沙先生父母合葬墓等。
就这样,我们闲庭信步了一圈,虽没能深入到祠宇、楼台、亭阁、民居内去好好参观,但还是对陈白沙仕途不济、隐归故里、闭门修学、终成真儒、“名震京师”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被其潜心研究学问的精神所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