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失去的恐惧怎样害了我们

标签:
影评观音山心理咨询欧文亚龙存在主义 |
分类: 感悟电影 |
看完电影《观音山》,我内心涌出一股强烈的惋惜。张艾嘉饰演一个中年女人,她的儿子和女朋友在生日那天去吃大餐,路上出车祸去世了,于是她陷入了痛苦的自我世界之中。虽然她已经不再年轻貌美,但是常常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甜美纯净的笑容,南风两次靠着她睡的时候,都能在她脸上看到这笑容,这笑容好美。一点点的依恋就能让她笑得如此美丽,内心对爱的渴望该是多么强烈!
可惜这份渴望的出口是死亡!是去一个未知的世界和自己的儿子联结。
我不敢去判断对错,只能说应该可以有其它选择,可惜她没看到。她曾试图想去看的,在观音庙建好的那个晚上,她对庙里的师傅说了很多。她在猜想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也许是快乐的,但是却没有问问在这个世界如何能更快乐。师傅说我们早晚都会去那个世界的,于是她想知道这个早和晚究竟由谁来定,什么叫早什么又叫晚。师傅没有给她答案,于是她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早晚”由自己来决定。她说:人不应该是孤独的。于是她决定去找自己的孩子,去躲开这个世界的孤独和痛苦,去寻找另一个世界的快乐。当她这么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她隔断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结,她没有意识到她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和她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她太关注自己的痛苦了,太害怕失去了,以至于无法去爱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
她说:当这三个孩子来我家之后我感觉很快乐,但是这份快乐会让我恐惧,因为人生无常。她曾经有老公有儿子,但是现在没了,没了的恐惧让她不再去要。她两眼盯着生命之河带走的,却无视生命之河给她留下的和又带来的。爱着她儿子的女孩,会用拐杖撑着一条腿,在她儿子的生日,也是祭日来看她,想一起怀念两个人心中的挚爱,却被她骂走了。失去儿子的痛让她无法再感受到生命中还有的那份爱。与其说她被痛苦带走了,倒不如说她被想逃避痛苦的执著带走了。
这是一个人生的难题:只要有爱,就会有痛苦。于是有人就会以为摆脱痛苦的方式就是不再去爱。但是不爱的后果是我们把自己送进了死胡同,因为不敢爱我们就无法真正在内心和他人有联结,而没有这份联结我们就会陷入无望的孤独之中,这份孤独带来的强烈痛苦比失去爱的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会将人带上绝路。
走出死胡同的根本在于真正理解什么是爱,爱是一种和人联结的能力,它不会随着投注对象的存在与否而消失。真正爱儿子,就会去爱那个即使残疾了还爱着她儿子的女孩,就会去爱因为儿子走了,去出租空出来的房间而遇到的那三个年轻人。佛教里说任何一种相无法脱离其它相而单独存在,所以万物皆空。空不是指没有,而是指和万事万物存在无法理清的因缘。因着这份因缘,爱找到了出路,那就是不执著于单一的个体,因为这个体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啊。
这部影片探讨了心理咨询中常常无法逃避的生命主题:爱、存在的意义、孤独、人的价值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一次次地陪伴我的来访者去感知那份存在的张力,同时,这份感知带来的回响也不断地在我生命里激荡。我想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在她跳入悬崖去另一个世界之前去做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她的生命地图会发生变化吗?我希望是!为她那纯净甜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