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是自己的事
(2009-06-26 11:28:06)
标签:
心理咨询关系建构杂谈 |
分类: 在心与书之间穿行 |
闲来无事,抓起一本旧书来看。是新加坡作家尤今写的小品集《玲珑人生》。
上面一篇文章让我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文章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部门的主管E由于很赏识一个部下Y的才能,处处鼓励她扶掖她。几年后这部下提升为另一个部门的主管,再后来,总管退休,有意在主管中选拔一名出任。这时候,E听到了很多关于她的闲言闲语,都是Y散播的。E悲愤地说:“别人怎么批评我,我都可以装聋作哑,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把Y当作知己,她竟然这样不仁不义!”故事听到这里,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可E的话,觉得Y确实不仁不义。我以前也这样想。
但是今天再看,我的想法变了。E赏识Y,把她当成知己,是Y要求她这么做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完全是E单方面的想法,而且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把别人当知己,别人也会把我当知己,带着这样的想法,当别人做出非知己所为时,也就自然会愤愤不平了。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常常会把内心对关系的理解,用心中的投影机投射到外部去,以为外面的关系和我们心中想的是一样的。当别人的行为和我们投射出去的不一致时,我们就会困惑、难受、痛苦,就会认为别人不好、对不起我们,却不知是我们用错了胶带。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错误地建构了一个关系模式。所以,现在很多后现代的咨询理论都很强调解构和重构,用各种方式打破原有的观念模式,重新建构一个新的更合理的模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