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和一位很久没有见面的好朋友一起逛街买衣服,喝茶聊天。回到家里,余兴未尽,对老公兴致勃勃地说着我们的活动、谈话内容、看了哪些漂亮的衣服,说着说着,我突然发现我又在自言自语了,从头到尾,老公没有一点反馈,既不回答,也没有面部表情的变化,甚至一点声音都没有。我自嘲地对老公笑了笑,识趣地闭了嘴。
和老公结婚已经十五年,这样的情形发生了多少次,我自己也记不清了。
老公是一个安静内向的人,说话很少。谈恋爱的时候,就是我说得多,他说得少,但那时至少还有反应。结婚后,除了生活中一些必需的交流,他就很少再说话了。而我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无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我都想要告诉他,可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反应。直到我忍不住问他:“你在听吗?”他才点点头。
刚结婚的时候,我对于他的这种态度非常生气,总是要求他给我一点反应。说多了,他也不高兴了,说:“你需要什么反应?我听着不就行了吗?”为此,我们经常发生争吵,可争吵的结果的是他更加沉默,可以几天不说话。
渐渐地,我放弃要求了。我也变得沉默寡言,这样倒也相安无事,但我觉得很寂寞,也很压抑。
这样的生活过了很多年,我一直在问自己该怎么办,但始终找不到答案。逼他说话,让他很为难,他也做不到。让我变成和他一样,我也很痛苦。
李老师在心理访谈里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狗和梅花鹿如何一起生活。喜欢吃肉的狗和喜欢吃草的梅花鹿想要共同生活必须学会差异共存,接受对方的不同。当时我想,接受差异后确实可以共存,但如何寻找到彼此一起生活的乐趣和亲密感呢?如果狗在梅花鹿想吃草的时候,陪它一起去草地,默默地看着它吃,看着它心满意足的表情,内心也能涌动出愉快的情绪吧。这就需要共情的能力。
于是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通常我希望和老公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快乐和痛苦,是我生活中的经历,如果我试着去分享老公的经历和情绪会如何呢?虽然问得很辛苦,但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我感觉到老公是一个极度压抑的人,非常不善于表达情绪,这和他的原生家庭的沟通模式有关。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体验的人如何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呢?他不是不愿意对我的话产生反应,而是缺乏反应的能力。
我试着去询问老公对每件事的感受和看法,虽然很简短,但他在努力回答我。我渴望着某一天,他能陪着我在草地上吃草,虽然他不喜欢吃,但能体会到我吃草的快乐。而他在吃肉的时候,也能对我露出愉快的表情,让我知道他的快乐。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要学会享受自言自语的乐趣,同时感谢老公愿意借给我一双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