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岁小孩儿粘妈是对还是错?

(2011-04-02 09:06:15)
标签:

成长总结

遥遥

育儿

分类: 遥遥1-2岁成长记录

 

已过一岁遥遥越来越粘人,总要把他最信赖的人绑在身边,只有这个人在他的视线内,他才可以放开了大玩,但就算玩的再投入,也会时刻监视着他信赖的人是否一直陪同。

在全家人里,我们也被遥遥做了排名。顺序依次是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姥爷、舅舅(舅妈)。在妈妈在,不要爸爸,有爷爷在,不要姥爷。当然每次最信赖的人离开他的视线,马上哭哭啼啼追了上去。所以为了这个事,遥遥经常会哭鼻涕,尤其是妈妈上班走的时候,都是被强行抱走。确认妈妈确实离开,才可以停止哭泣,寻求次之的人。

我也很荣幸成为这个世界上至高被信赖的那个人。而遥遥也似乎总结出了规律,早晨七点钟我起床的时间灵敏度很高,睡眠很浅。就算我轻手轻脚,也经常扰到他。在幸顺利过关或者碰到周末,都能陪着我们一起睡懒觉到九点左右起床,当然,也是我起,看似熟睡中的他马上睁眼一同陪起。

因为这样,所以每天早晨睁眼后看到我下床便开始哭,一直哭到我从卫生间洗漱出来给他换尿裤衣服为止,不过,接下来便是送到爷爷、姥爷手里准备出门上班。固现在遥遥最怕我去卫生间,只要进卫生间的门,马上嚎啕大哭。以至于半夜起夜,碰朽小子半睡半醒,我还得抱着他一起。

这样下来,一天早晨就要哭两次。我和爸爸上班的时间了,爷爷又担当起了此重任。但人总有急事的时候,所以一天下来,哭基本都是为了这个事。

人小鬼大,平时我带他出门,都是懒在我怀里。逛超市,基本都是抱着下来。妈妈、爸爸、爷爷不在,和舅舅一家逛超市,乖的让大家一起表场,和多佳姐姐坐超市购物车里又唱又跳,甚是开心。

出现这样的状况,大家把问题都归结于母乳。可我咨询了几个有母乳经历的妈妈,也没有此种情况。

那这是不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呢?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7ZH00SIGG.gif

    发博文的同时在宝宝树发了两个贴子,在那里和这里一样,有好多热心妈妈帮我分析,给我出主意,再此谢谢大家,也让我知道这应该属于安全型依恋的表现。

    附我的两个贴子共有同样困惑的妈妈参考:

                                   贴子一     贴子二 

 

 

    另附网上找资料  建立安全型依恋,孩子不再粘人

 

儿童的依恋类型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依恋的类型在外界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是很少会自行发生改变的,在儿童期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早期鉴别,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养,是非常重要的。

亲子依恋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安全型 这类儿童跟母亲在一起时,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和不安;当母亲回来时,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密接触,继而能平静地离开,只要母亲在视野内,就能安心地游戏。

回避型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并无忧虑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睬,虽然有时也会欢迎,但是短暂。这种儿童实际上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

反抗型 这类儿童当母亲要离开时表现出惊恐不安,大哭大叫;一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当母亲去迎接他(她),如抱起时,却又挣扎反抗着要离开,还有点发怒的样子,孩子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即使在母亲身旁,也不感到安全,不能放心大胆地去玩耍。

三招建立安全型依恋

宝宝与妈妈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一旦建立,宝宝就会经常欢笑而少哭闹,情绪欢快、活跃而好探索,喜欢玩弄、操作物体,喜欢尝试着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这些都有助于宝宝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人格个性,并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培养宝宝乐于与人相处、信任人的基本交往态度。

做一个敏感的妈妈

父母的哪种行为可以促进安全型依恋的发展?研究表明,妈妈是否敏感是区分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重要特征。如果妈妈对宝宝的信号作出及时、一致而适当的反应,并经常温柔地拥抱宝宝,那么妈妈与宝宝之间依恋的安全性也多向正向发展。

因此,要让宝宝形成良好的依恋,就必须做一个敏感的妈妈,正确地理解宝宝发出的信号,并做出适当地回应。对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要配合而非阻碍,在决定是否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时,先考虑宝宝是否会接受;必须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时,一定要采用温和的手腕,不要强迫宝宝马上停止。

积极关注宝宝

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利用各种生活场景以及照顾宝宝的机会,经常朝宝宝微笑、抱抱宝宝、亲亲宝宝的小脸蛋等,积极与宝宝交流,让宝宝时刻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关怀和爱,促进宝宝和妈妈之间建立安全的母婴依恋的关系。

母子交往中,妈妈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宝宝交流,鼓励、支持宝宝独自玩耍,如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妈妈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宝宝知道妈妈会回来的。妈妈做出示范怎样与人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如果妈妈对宝宝的信号长期冷漠,对宝宝的态度变化无常,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触摸宝宝,和宝宝多说话

你可以经常抱抱孩子,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身体,动作要柔和缓慢,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抚,从而导致依恋的产生。也可一边喂奶一边跟宝宝说话,让宝宝熟悉妈妈的声音。多看看宝宝,和宝宝进行目光的对视,让宝宝熟悉妈妈的脸,感受到妈妈的存在。当宝宝发出一些声音时,积极地模仿宝宝的声音,让宝宝感觉到妈妈在关注自己,并且是喜欢自己的。

与此相反,不安全依恋宝宝的妈妈通常不喜欢身体接触,讨厌抱孩子,以某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做事,有时还表现出消极、反对和拒绝的行为。实际上,当你触摸孩子、抱着孩子时,是给孩子提供不同的刺激,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反应。

宝宝与妈妈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一旦建立,宝宝就会经常欢笑而少哭闹,情绪欢快、活跃而好探索,喜欢玩弄、操作物体,喜欢尝试着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这些都有助于宝宝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人格个性,并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培养宝宝乐于与人相处、信任人的基本交往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