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在小区里拍到的一只长腿蜘蛛。它当时静静地呆在一片绿叶上,我是在拍摄一条正在吃树叶的毛毛虫时偶然看到它的。否则,像它这样体型很小(5-6mm左右)又有很好保护色(腹部和叶子几乎同色同纹)的小蜘蛛是很难被发现的。
这只蜘蛛目前不知名,有认识的朋友请告诉我它的学名,先谢啦!
(今天在《常见蜘蛛野外识别手册》上查到,这只蜘蛛学名叫鳞纹肖蛸。——2011年9月30日注)
http://s11/middle/49265be8na8a2a114540a&690
P1
http://s7/middle/49265be8na8a2a2490c66&690 P2
http://s11/middle/49265be8na8a2a2e48eda&690
P3
http://s8/middle/49265be8n774376cbcd67&690 P4
鳞纹肖蛸
Tetragnatha squamata Karsch
纲:蛛形纲 目:蛛形目 科:肖蛸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叶蝉、棉蚜、小造桥虫、金刚钻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态特征
雌蛛:体长5.50一6.00毫米。背甲黄褐色,颈沟、中窝皆明显。头胸部近后缘有4条银色短纵纹。前后两眼列均后曲,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而后列各眼间距约等长,前后侧眼远离。螯肢短于头胸部,但超过头胸部长度一半。螯爪基部无突起,前齿堤近螯爪部的一端无副齿,有7齿;后齿堤5齿,最后一小齿并列于前齿堤倒数第3—4齿之间。胸板为淡褐色。步足黄褐色具长刺。腹部椭圆形鲜绿色,具银色鳞斑,因此而得名。腹部中央有一纵向带纹并向后分出3—4对“人”字形斜纹。第一对斜纹最长,可伸达体之两侧。外雌器具1对豆芽状受精囊。
雄蛛:体长4毫米。螯肢短于头胸部,螯爪长,基部背面有一明显齿突,位于螯肢前端1/4处有1末端不分叉的针刺。前齿堤7齿,其中以第1一3齿间距大,几乎占前齿堤3/4的部位;后齿堤7齿,前3齿集中于近爪基的一端,其它4齿间距约等长,最后一小齿并列于前齿堤倒数三、四齿或五、六齿之间。腹部呈长筒状,比雌体小。腹部背面前后端各有一块鲜艳夺目的红色长方形纵斑。触肢器的插入器粗而直。引导器伴随插入器而扭转,末端钩状。
卵袋:呈椭圆形,长端直径6—9毫米。卵袋在叶面呈突起状,表面覆盖疏松的絮状蛛丝,在卵袋周围呈放射状把卵袋固定在叶面上。每个卵袋有卵30—50粒。
幼蛛:蜕皮5次有6个龄期。
一龄:体长0.85毫米,头胸部长0.43毫米,腹部长0.42毫米。4对步足长度依次是:0.75、0.67、0.55和0.70毫米。眼列模糊不清,头胸部淡黄色梨形。腹部淡黄色,近圆形,背面观不见腹柄,整个腹部被透明膜包住。在卵袋内。
二龄:体长0.90毫米,眼域宽0.20毫米,头胸部长0.44毫米,背甲长0.35毫米,腹部长0.46毫米,4对步足的长度依次是:1.30、1.10、0.80和1.00毫米。8眼黑色,除前侧眼较小外,其它6眼几乎同大,两眼列均后曲。头胸部梨形,绿色,眼域、背甲边缘、放射沟及颈沟处色深,胸板桃形,淡褐色。腹部长椭圆形,绿色,有银色斑点,并有网状褐色条纹,腹面淡绿色,有网状纹。
三龄:体长2.22毫米,眼域宽0.25毫米,头胸部长0.91毫米,背甲长0.34毫米,腹部长1.31毫米,4对步足的长度依次是:3.90、3.47、2.74和3.42。眼域占头部的1/4,两眼列均后曲。头胸部长梨形,淡红褐色,颈沟,放射沟显现。腹部长楔形,黄褐色,密布白色斑点,胸板倒桃形,红褐色,边缘有褐色条纹。腹背中央有一条长纵纹,并向两侧分支,腹面褐色,有白色斑点,生殖厣处色较深。
四龄:体长2.90毫米,眼域宽0.36毫米,头胸部长1.49毫米,背甲长0.49毫米,腹部长1.41毫米,4对步足的长度依次是:8.17、6.68、3.28和6.07毫米。二眼列强后曲。头胸部两侧凹陷、绿色,颈沟、放射沟及四周较深。腹部椭圆形,鲜绿色,腹背有银色斑纹,并有浅褐色纵条,纵条多分支,纺器浅褐色。
五龄:体长5.43毫米,眼域宽0.64毫米,头胸部长1.87毫米,背甲长1.15毫米,腹部长3.56毫米,4对步足的长度依次是:11.50、9.53、5.03和7.80毫米。两中眼间距相等,均大于中侧眼间距。放射沟和颈沟处色深。腹部长椭圆形,绿色有银白色斑点,有网状褐色条纹。生殖厣处色深。
六龄:体长4.56毫米,眼域宽0.45毫米,头胸部长1.47毫米,背甲长0.85毫米,腹部长2.09毫米,4对步足的长度依次是:12.90、10.23、5.14和9.02毫米。头胸部梨形,绿色。颈沟、眼域色淡,背甲下缘色深。腹部前宽后窄,中问有粗纵纹且分支,密布白色斑点,腹面绿色有网状纹。雄蛛触肢膨大;雌蛛可见生殖厣。
生物学特性
鳞纹肖蛸在棉花中、后期进入棉田,槔花前期很少。在棉田内,很少见到结大型网,一般都在棉叶背面,昼夜均可活动捕食。该蛛将卵产在棉叶背面的小网上。有较强护卵习性,在守卵时,雌蛛一般伏在卵袋旁边;很少见伏在卵袋上,并经常移动位置。雌蛛在护卵时,4对步足呈自然状,不像圆尾肖蛸等那样,两对向前,两对向后,整个身体呈直线型。一头雌蛛只守一个卵袋。在卵快孵化时,很少看到有雌蛛守护。
地理分布
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江西、云南、安徽、河南
http://s9/middle/49265be8necd97fe6d01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