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陪陪父母

标签:
父母陪伴爱儿子老婆 |
傍晚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泛着金色的光,暖暖地晒在身上,温和而惬意。
村头的田间地里一层薄薄的雾气,那只小黄狗又在田埂上查看自己的地盘,竹林里的麻雀嬉闹着,川估计这个时候,母亲的饭已做好了。http://s4/mw690/4926494ftd73e6bf372b3&690
川坐在门楼上,看着楼下老婆和儿子在打个羽毛球,老婆气喘呼呼的,累得不行,儿子却正在兴头上……川脸上满是舒心的笑。
几个儿时伙伴陪着川在聊天,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弱弱地问:“你明天就走?”
母亲轻叹一声,过了好一会对川说:“饭好了,下去吃饭吧……,不能多呆几天吗?”
“不行啊,就这么几天假,春运车票非常难买,能回来呆几天已经不错了” 川强调。
那些儿时的伙伴也帮忙解释说:“多留他几天,其实忙的是您老人家,每天得多做几个人的饭,还得想着法多做几个菜,他们走了,您老岂不轻松了?”
“每年回来都是呆两天就走,赶集似的,下次多呆几天……” 母亲很无奈,显然还是不满。
出来二十多年,川每年春节回家,不多不少,母亲都会问相同的问题,川也总是相同的解释。
但母亲马上意识到什么:“哦,不要耽误工作。”声音很低,估计也只有川能听到。
川沉默片刻,安慰说: “妈,等我闲些的时候,我回来多住几天,直住到你烦了再走,如何?”这句话对母亲也说了好多年了,不知是骗自己那份不安的心,还是要让母亲真的会有些安慰,每次,川总是拿这句话来搪塞,而母亲也总是相信。其实川倒是每次真的这么想,有了时间,一定会坐在老家的屋檐下,陪母亲好好聊聊天,晒晒太阳。
伙伴见天已擦黑,都纷纷回家去了。
川跟着母亲下楼,父亲已摆好了饭菜。一边儿子坐在桌上已经开始吃了,一边老婆在喝斥着:“洗完手再吃饭,到了农村养成一身的坏毛病了!”父亲站在桌边,似有些不安,往身上擦了擦手,小心地笑着说:“没事,孩子嘛……”
川接过话,大声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都这么长大的,不是挺好的吗。”老婆没接话,川知道她在忍着,回到城里必定是一番数落。
吃完饭,儿子和老婆便钻到房里去玩带在身边的电脑。川坐在电视机旁翻着节目,母亲从不让川或老婆帮忙做饭或收拾桌子,老婆有时勉强客气一下,见母亲不让也不坚持。川倒有些理直气壮。
川在出生四个月就被抱养过来,父母膝下也只有他一个养子,从小到大,一直当心肝宝贝一样,含辛茹苦将他抚养,供他读书,直到他上学进城工作。但川自从走出农村后,就再也没有和父母在一起长时间呆过,最多的一次也只有半个多月,那还是三年前接他们到城里来一起住……那一次,倒是父母住不惯吵着要走的。
真的每次呆几天就走?这次川问自己,心里有些不忍。
父母现在身体还算结实,都七十多岁了,还能陪他们几年呢?父母在,不远游。只怕等你有时间了想回老家的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在”啊!
川心里有些不安也不敢再想下去。
晚,川关了电视,一个人走在田野的地埂上。踩着软软的泥土,川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春天的时候,田里的草仔花红了,油菜花黄了,一片连一片,像地毯一样。同伴们光着脚在田间地里撒欢,一身泥土、一身水地回到家里,父母总是嗔骂:“你这泥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了啊。”http://s16/mw690/4926494ftd73e7296e2cf&690
为了让父母体面一些,川将老家的旧房子拆了,盖一栋小楼,还安慰父母说,儿子以后回来,就住着不走,你看,房子都修好了,便会经常回来住的。
是的,家里什么都不缺,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但儿子总感觉亏欠着什么。每次,多搁下点钱在家,川才心里感觉才好受一些。
村里现在就像一个养老院,就连老人们衣着表情都是一个样子,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老人们歪歪斜斜地呆坐在屋前的櫈子上,神情呆滞而落寞。母亲说,过完年,年轻人大都带着孩子进城了,村里留下的只有我们这些孤家寡人。
第二天一早,村里伙伴开车过来接。
这次,儿子注意到母亲真的很失望也很伤心。
川突然意识到,父母真的老了,他们害怕孤独!
川回到城里的家,老婆麻利地整理带回来的东西,土鸡蛋、糍粑、米粉、麻糖,分门别类──那是父母舍不得吃省下来的。装鸡蛋的篮子里还有一双棉鞋,老婆放在一边说:“有味,脏,不能要,扔了吧。”
川心里一震,捡起鞋来,是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棉鞋,母亲给她的孙子做的。川小时候就是穿着母亲纳的鞋长大的,母亲七十多岁了,做一双这样的鞋,她得用多少时间,花多少力气啊。看着鞋底密集的针脚,川眼前是母亲细密的皱纹和花白的头发,他终于忍不住,一行泪水潸然流下。
川几乎是冲着老婆大声地吼:你知道这双鞋怎么做的吗? !
老婆怔怔地看着川,似乎明白什么,低头轻轻地说:“对不起”。
此刻,川已决心,不管有没有时间,今后每年一定要在老家多陪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