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去几年

标签:
人情世故生日蛋糕贯性后生旅游 |
分类: 人 |
机关召开运动会,报名参加了跳远项目,比赛还未开始,心里就犯怯了,不说参赛的小伙子们有多强壮,那嫩芽一般的年龄就让我有不赛而遁的念头,十多个选手,就数我年龄最大。想想初来机关的时候,我还是单位里最年轻的毛头小伙子,同事们经常摸着我的头满是欣羡地说,后生无敌啊,几年下来,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不惑之年。站在这些后生中间,我真想对他们说,让我再回去几年,我们那个时候……http://s2/middle/4926494ft8895edefcd21&690
生日的时候,同事订了盒蛋糕送给我。点燃蜡烛,看着蛋糕上烛光的摇曳,飘逸洒脱地嬉戏着,欢快轻盈地跳跃着,突然又想起父亲,这辈子他吃过蛋糕吗?老家的习惯,生日时最好的庆祝方式,是全家人跟着一起吃上一碗卧着鸡蛋的面条。至于蛋糕,这种庆祝生日的泊来形式,父亲也许只在电视中看到过。父亲生日时值端午节,托人从北京给他老人家带了一盒蛋糕,听说让父亲看到生日蛋糕时,连连摇头,叹着气说,瞎花钱,都成家立业了,还这么不谙人情世故。那一次,我终于明白,我所表达的也许并不是父亲想要的,而父亲固守的,也是我永远不能理解或不会认同的。http://s12/middle/4926494ft8895d9c206cb&690
有先哲说,每一种心行,都是在无尽生命延续过程中积累而成。看来,生活中的取舍毕竟不是一碗面条或一盒生日蛋糕,也不是我执意想要展现的形式,而是父亲或是我在生活历练中的积习沉淀,那是在不同的时空里反复染色反复雕琢的坚硬。我曾经为父亲一生没有坐过飞机而心存不安,而父亲却为我没有经历过他的疾苦而放心不下。这应该是隔代人心念一致,思想错位吧。想想,有些意识的形成,并不是我们“再回去几年”而能力之所及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下班回到家中,洗去满身的烦燥和疲惫,然后深埋在沙发里,抽一根香烟,喝一杯茶,看一晚电视,悠闲自在地享受自己那份自由的空间。可是,工作一天的后遗症还是贯性地纷扰着我的大脑,我放不下工作中那盘根错节的纷纷扰扰,也放不下生活中那冗繁的人情世故,有时我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惶惑,深深地厌恨但却十分无奈。后来,我开始世故而历练起来。在四十岁的天空里,我放下了那曾经的不安和热度,我开始认同这种生活方式,并把它视作我生活的寄托、人生和凝炼、生命的彰显。这种认识过程经历了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恰是我现在生命过程中需要“再回去几年”的那些动人时光。
我们生活着,或励志勤勉而赢得一时之荣耀,或筋疲力尽而赢得一席之空间,或情深一往而获得一份之真爱,或附庸风雅而显得一己之清雅……然而,繁华之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我们要的答案是什么,无论我们为自己选择了哪种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我们生命积累中的“被”选择,都是我们寻找过程中坚韧的执着----它不需要谁来认同,没有“再回去几年”的假设,它是岁月留给我们的性格、留给我们的执着!http://s15/middle/4926494ft88a17263de1e&690
以前不明白,“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我们的心”这句话,现在想一想,的确很有道理。生活中,我们在不断培养自己的性格和执着,每做一件事情无不介入自我。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件事实际上只是一段过程,我们执著其中有“我”,是出于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里,我们始终从“我”出发,不断介入“我”,不断巩固“我”。成功时,是“我”成功了;失败时,是“我”失败了。成与败两种结果让我们在生活中沉浮而苦累。如果不介入“我”的成分,只是尽心尽力去做,成与败,就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伤害,因为事业成败只是一段因、果过程,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有“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境界,而不至有“再回去几年”而遗憾。http://s12/middle/4926494ft8895ca13ae3b&690
生命在时间的游弋中不经意渐行渐远,但一路的渴绊却让我们始难诉说。在这条永劫回归的路上,那些长歌短板的激情岁月,回眸望去,犹如一肩担下来的流沙,洒下的是那一路歪歪斜斜的深深脚印。
现在,我却要在此而沉默,面对这些赛场上飞扬跋扈、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他们正在用我们曾经的激情挥发生命中的张力,或许经年之后,他们也有我一样的感叹。人生就是如此,一转身就可能就晃若隔世,想好了还可以跟着时代节拍做一些事情,想好了还有很多理想和期待需要去实现,不知怎么就在人群中“老”去了。而这一天在不经意中让你发现,那“再回去几年”曾经飞夺车门挤着上公交车,泡着方便面露天等球赛票,踌躇满志到用人单位面试的轻狂……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已经是自己所不能理解的事情了。http://s10/middle/4926494ft8895cd5bd9f9&690
出门走到楼梯间又返了回来,将门锁重新检查一遍,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好几次了,不知道是粗心或是健忘。向家人说起时,家人诧民地看了我片刻,随即又恢复了正常,看来这是一种默认。人处身于繁杂的事务中,也许容易忽视的正是这种毫无意识的人生必要步骤。但这些关键步骤,恰是我们最不能回避的,因为这种代价不是我们用“再回去几年”能够替换的。
夏天白昼在增加,仿佛要把我们的日子拉长,亦如我们现在的心事,极力想挽留些时日,但黑夜终归还是要来的,想想人真的很好笑,为什么要在白天里忧虑黑夜的到来呢,为什么不把眼前的时光用足呢?试想一下,再回去几年,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吗?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