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时刻(九) 也谈奥运会开幕式的几个缺憾

标签:
奥运会开幕式妙可击缶中国奥林匹亚精神鸟巢感觉杂谈 |
分类: 天 |
奥运时刻(九)
也谈奥运会开幕式的几个缺憾
奥运会开幕式从 8月8日晚8时点开始, 23点30分结束,三个半小时。欢迎仪式开始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29个巨大焰火脚印走向鸟巢上演《历史足迹》,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出现在“鸟巢”拉开《美丽的奥林匹克》序。
一幅中国画卷从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过程,预示着文艺表演的整体美学品格。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文房四宝是中国对笔、墨、纸、砚的统称,装裱成轴是中国保护和美化书画、碑帖的一门特殊技艺。《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星光》《自然》《梦想》表演一路铺展开来。
无疑,奥运会开幕式是成功的,但观看开幕式后,我还是感觉有些遗憾:
一是主题歌。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会,在体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同时,必须体现一种“运动”元素。主题歌波澜不惊,静如止水,不能给人以激情、以振奋,运动应该体现一种动感,一种激昂、激越,一种热烈、奔放,但主题歌却没有,难免让人有点失望。
二是历史时间的顺序。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有它特定的历史时间背景,在开幕式的表演中,这种历史时间被打乱了,从四大发明到秦歌汉颂,再到唐礼元胡,外国朋友可以不懂,但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一定在这浩如烟海历史时空里失去方向。
三是太极表演。两千多名白衣武者飘飘若仙,柔美舒缓的动作中透着刚强,令人叹为观止,但表演结束时却难免让人有些不甘心,为什么这么好的太极表演不以八卦阵形式来表现呢?周易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假如表演以一个“阴阳八卦图”造型作为结尾,我想中国元素更为丰富了。
四是击缶表演。一道耀眼的天光,激活了古老的日晷。日晷光耀闪烁,击中“缶阵”。缶阵光波律动,梦幻般地闪现出最后10秒倒计时。也许是大型舞蹈,舞蹈的表现形式中以整齐和阵容为主,然而却缺少了"舞姿"。舞者,必有舞姿。在缶阵中的演员却显得过于“硬”,过于血气方刚,不能给人以“舞之美”的视觉审美感受。
五是四川元素。林妙可演唱《我的祖国》非常精彩,稚嫩的童音划过鸟巢上空时,让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之震撼,但如果在此时的演唱中加上四川元素,让林妙可带着四川小英雄林浩一同唱这首歌会是什么效果?08年是中国的国难年,无庸至疑,也许更能体现“我的祖国”深刻含义。
无论如何,8月8号的夜晚是北京的夜晚,全世界的聚焦点,是一幅铺陈在全世界人心中的中华民族写意长卷。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世界,开幕式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