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 颐和园

标签:
乐寿堂皇家游廊长廊海军经费颐和园杂谈 |
分类: 地 |
皇家园林 颐和园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颐和园,这一次也不例外,还是为老家的客人当陪游,当然每一次陪游也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会在大清帝国的历史天空里体会着皇室的恩怨纠结和内忧外患。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扩建,改称颐和园。它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是清朝历史的浓缩,它见证了清朝的兴衰。这里凝聚了清朝没落的幽怨纷争,在中国历史上由一个女人执掌着帝国王朝的日子里,这个园林用其阴柔的权术,一天天地耗尽了曾经泱泱大国的阳刚之气。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一湖一山,体现着诗情画意。园林面积 290公顷(4400 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与周围的山水融成自然之趣。园林除了昆明湖外,主要建筑有3000余间房屋和728米长廊。
如今,颐和园曾经的风起云涌已随着历史的尘埃烟消云散了,在山水游廊中我们只能感受到权力下片刻的无奈和憎恨,悲情与伤是。
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乐寿堂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十七孔桥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