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讲多音字,讲到了“蕃”,发现在“吐蕃”一词中,“蕃”的读音争议很大。有读“吐蕃bō”的,有读“吐蕃fān”的,从手中所具有的资料来看,以读“吐蕃(fān)”的居多。在新华字典上甚至没有
“蕃bō”的读音。在1983年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没有“蕃bō”的读音。只解释“蕃(fān)同‘番’:指外国或外族”。而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标注为“吐蕃bō”。究竟该怎么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歧?学生们也动用了自己手中的工具,字典、词典,结果越查越没有一个定准。最后终于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1、1996年7月版《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吐蕃”tu fan
2、2002年11月版《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 · 2002年增补本)标注“吐蕃”tu fan同时英语译为Tubo; Tibetan regime in ancient
China…
4、2006年 版《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吐蕃”tu bo
4、《新华字典》标注“蕃”读fan没有bo音
5、《辞海》标注“吐蕃”tu bo
6、记得我上小学时课本上标注“吐蕃”tu fan
7、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标注“吐蕃”tu bo
8、“吐蕃”是西藏Tibet [ti ' bet]
英语的音译“吐伯特”
9、上网一搜吐蕃”读音,发现“吐蕃”的蕃读fan 或者bo在学术界已经争论好久了。
【“吐蕃”在《现汉》《现规》中读音统一 】
作者:孙兰荃(西北师大文学院)
来源:由孙兰荃原发于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www.xlmz.net
最新版本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规定:“吐蕃”一词读音定为“Tǔbō”。这使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吐蕃”一词的规范读音问题有了定论。《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
“吐蕃”一词的读音,长期持续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学术界历来对“吐蕃”一词的语源和读音很感兴趣。尤其是史学家的探讨,自古以来就持续不断。有历史学者介绍,“吐蕃”称谓,在唐代文献中已有不少记载,如《贞观政要》、《大唐西域记》、《通典》、《唐大诏令集》等以及唐人的一些笔记文中,都有“吐蕃”或“土蕃”之称。谈及吐蕃名号来源并系统介绍吐蕃情况的,首推《旧唐书》和《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吐蕃是南凉“秃发”之别称;《新唐书》则认为吐蕃是发羌后代,因“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史学界已基本否定了这两种说法:因鲜卑并非藏族族源,所以《旧唐书》把“吐蕃”的语源认作鲜卑语是错误的;而《旧唐书》仅以“蕃、发音近”就断定“吐蕃”这个双音节词源于单音节的“发”,也不能自圆其说。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此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的观点有十四五种之多。但至今尚无“吐蕃”一词的语源上的可靠证明材料。“‘吐蕃’之称语源紊乱不清,而‘吐蕃’一称的含义也同样令学者大伤脑筋”。
除了史学界,语言学界对此问题也很重视。但是,所作探讨又多是根据新旧《唐书》等史籍。例如,赵帆声(1995)《古史音释》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
吐蕃,古族名,亦作吐番,系出西羌。《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有发羌、唐旄等……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或曰南凉秃发利鹿谷之后。”《旧唐书·吐蕃传上》:“吐蕃……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谷之后也……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吐蕃即今之西藏,其原称不必来自秃发氏,《唐书》言“或”,亦未定之语,然其古音应近“秃发”,发于古音为帮母月韵,拟为pǐwat。西藏古有土伯特之称,而吐蕃英译为Tibet,来自阿拉伯语之Tibet,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吐蕃名称的本身,其本音当近“土伯特”,而秃发之古音与之恰合。秃发演而为三十五蕃者,非为语之讹,当系音之转。依古音,蕃为帮母元韵,发系帮母月韵,二字双声,元月对转。发为入声字,转为平声即为“蕃”,音如“波”,为重唇音。
依此,作为古族名及古国名,读吐蕃或土番之后字音如“波”,则相对保留了其古音,而读若“土伯特”则更近古声。
在现代汉语词汇学界,争论也很大。《现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定其读音为tǔfān,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语文辞书却又定为Tǔbō,所以学术界争论很大。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它是读Tǔfān还是读Tǔbō:在藏学界和历史学界,学者们主要思路是:竭力弄清“吐蕃”一词的语源,从而断定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有读音。从“语源决定论”出发,大多数学者认为“吐蕃”应读作Tǔbō而不应读作Tǔfān。据谢友仁先生在《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发表的《“吐蕃”音辨》一文介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任乃强、牙含章、安才旦、常凤玄吕一飞等人。但也有少数藏学学者如张济川则认为,根据语源证据,“吐蕃”一词应读作Tǔfān,而不应该读作Tǔbō。在汉语学界和辞书学界,学者们的思路还是把焦点集中在语源上,如朱宏一(2001)、金文明(2001)谢友仁(2003)三位先生经过语源考证都认为“吐蕃”一词应读Tǔbō而不应读作Tǔfān。在考查这个词的语源的同时,学者们也同时考察了藏族地区人民和藏学及历史研究人员的习惯性读音。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谢仁友先生还同时考察了,“从普通话语音规范角度看,‘吐蕃’应读tǔbō还是作tǔfān”。
为什么大多数学者考察“吐蕃”一词的读音要从其汉语语源入手,并定其标准读音为tǔbō?金文明先生的意见很有代表性:“‘吐蕃’是个历史名词。除了涉及历史以外,现实生活中早已废而不用。在确定‘蕃’字读音的时候,应当尊重文献资料的记载和历史学界的传统习惯,不宜轻易地以今废古。清史中所载西藏的旧译名‘土伯特’,是验证‘吐蕃’一词古音的可靠资料,也是古今中外学者所使用的译名和读音互相吻合的。因此,‘吐蕃’的‘蕃’应当定音为bō。”(金文明《“吐蕃”的“蕃”应当读什么音》,《辞书研究》,2001年第4期)
王力认为:“有了文字以后,语言因文字改变,也是常见的。汉字难学,自古不少人读半边,积非成是,学者屈从于多数人的误读。如‘吐蕃’的‘蕃’本来读bō
,现在新出的辞书注音为‘fān’。这么一来,‘吐蕃’与Tibet的联系就中断了。”
可喜的是,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一联系又接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