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4月5日播出
(2009-03-31 11:47:47)
标签:
财经 |
跨国企业2009中国攻略
东方卫视播出
4月4日周六晚23:30
2008年是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作为世界经济代表的庞大的跨国企业们也成为金融危机中受“伤”最严重的一个物种。
首先,全球资本市场的负担继续拖累实体市场上运行的跨国公司,那些虽然在中国市场上表现良好的跨国公司在整体战略与运行机制上受到影响,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的拓展与维持也将有所调整甚至弱化。
其次,全球危机形势下消费者购买力缩水,购买心理趋于谨慎,跨国公司产品品牌价值的溢价价值下降,跨国公司现有的整个管理体系面临考验,谁作出快速的调整谁就能获得市场。
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跨国公司的步履蹒跚构成了当前的基本形象。
2009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他们能否通过中国攻略重拾市场信心?他们将面临着怎样的考验和挑战?《头脑风暴》邀请各大跨国企业代表与学者专家共同探讨。
高考是否能够成就商业神话
第一财经播出
4月5日周日21:00
1977年,新中国关闭了10年的高考大门终于打开了,570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考场。
对于这570万考生来说,那一年高考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那次高考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意味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此要逐渐走向诸神归位,意味着无序的社会就要回到常识,回归理性。意味着更多的人将获得最“平等和自由发展的权利”。
30年间,国家的命运,和一届又一届大学生的命运,相互勾连、相互叠加,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命运的解读,来体会整个国家划过的轨迹。30年来,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让“知识改变命运”传遍了中国。
30年后的今天,随着高考制度不断改革,大学扩招了,学费涨了,人头攒动的人才集市上,更多的毕业生们正在为2000元的底薪激烈竞争。高考在赋予了我们“平等和自由发展的权利”之后,也同样富裕了我们“平等和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挑战”。
大学教育如何与如今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进行结合?大学教育是不是成就一个商业神化的必要条件?
大学还能否为我们带来改变命运的知识?
大学教育针对时下现象更具建设性、最迫切的改变是什么?
在帮助解决当代大学生问题上,企业和企业家应该担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头脑风暴》——与中国企业家一切关注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命运轨迹,继续关注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