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2008-06-17 11:20:50)
标签:

杂谈

墓志铭

致:我亲爱的家人和朋友

 

      假如我在下一秒钟就停止呼吸,离开这个世界,请在墓碑上刻上这样的墓志铭----

 

                  

                     她终其一生在苦苦地追寻着走失的自己

 

               她找到了,她解脱了,她安息了

 

               她长眠于此

 

 

 

 【题解】   

        毕淑敏在《写下你的墓志铭》一文中谈到,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直到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扬弃和鞭鞑,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很多。”

 

 

 

         为此,她在给某高校学生做演讲的时候,要求在场的学生每人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整个会堂安静极了。数千青年人在殚精竭虑思考人生的场面深深震撼了作者。她抱歉的想到,“这个不详的题目,让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提前----老了”。 

         结果真是这样吗? 

         当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跃跃欲试地发布为自己设计的墓志铭时,这个主讲人再次被震撼了!

 

 

 

        “按照哲学家们的看法,死亡的发现是个体意识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是和他的生命观念息息相关。你不能设想一个对自己没有长远规划的人,会有坚定、健全、慈爱的心理。” 

          当我读到上述话语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已经迈向成熟,我开始“殚精竭虑”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一一过滤曾经拥有过的梦想,开始追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结果。

 

 

 

          我曾试想使用这样的字眼:“她经历过失去梦想的痛苦,她倍感珍惜拥有梦想的幸福”。 

          可是转念一想,这墓志铭是整个人生的总结,是整个生活篇章的结束语,似乎不应该与预言未来的字眼挂钩,诸如“梦想”之类的东西。如果我至死还在展望梦想,遥望未来,那么我的整个人生根本就是一个失败,而且败得一塌涂地!

 

         

 

           如果不谈梦想,那么就谈谈梦想的终点----成功与失败吧。

           正巧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身影出现在央视二台,他这样激励年轻人:

                 “不要害怕自己比别人笨,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别人用5年时间完成的事情,我可以用10年时间来完成;别人用20年时间完成的事情,我可以用40年时间来完成......再不然,我就保持身体健康,身心愉快。这样等到80岁的时候,我把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送走的时候,那就剩下我了,这也是另一种成功。”      

         这种持久战型的成功理论虽然能催人奋进,却掩盖了一个根本的命题,那就是:人生的终点只能也必须是成功的吗?

         这种成王败寇的成功论让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让人对未来怀揣恐惧。我不要以这种方式总结自己人生!

 

 

 

          冥思苦想了整整两天,真是如毕淑敏所言,“这个不祥的题目,让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提前---老了”! 

          我以“墓志铭”为关键字在网络中搜索,看到了五花八门的各种墓志铭。其中我看到了一个刻在夭折婴儿上的墓志铭-----

                 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简简单单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寻找“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去向何处”的过程。

         

          鉴于此,我确定从“寻找自我”的角度来书写自己的墓志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心大发现
后一篇:广告两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